当前位置:情怀书院>科幻灵异>大唐幻术师> 第一章 天生异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天生异象(2 / 3)

话时机、技巧,此去对崔乾来说无疑是一次生死考验。  他见崔乾应了,心下不禁暗喜,有意嘱咐道:“多顺着圣人总归没错,切记言多必失。”崔乾谢过,从林玄泽手中接过圣旨,回寝室收拾行装不题。  须臾林玄泽走近卢坤问道:“卢右使,你可知我阿爷近日去哪儿了?”  卢坤思虑一番,解释道:“这个,堂主走时未向我们透露任何行踪,仅说《推背图》有了线索,叫我们守好堂口,去去就回。”  林玄泽担心道:“他已去三日有余,竟未来一封书信,这可不像他平日作风。”  卢坤安慰道:“少主,您就莫再担心了。《推背图》乃圣人托付给咱们幻天堂的大事,不容有任何差池,想必堂主是怕此线索走漏风声,为外界知悉,故此行高度保密。”  此番解释顿时打消了林玄泽顾虑,卢坤见其搓着双手,又关切道:“虽说是正月里,但寒气未退,少主您向来怕冷,昨夜忧心堂主一夜未眠,还是早点回屋歇息吧,若是染上风寒可就不好了。我随后让都厨做些吃食给您送去,再将炉上炭火烧得更旺一些,至于堂主之事,我会派人加紧打探,您且宽心。”  林玄泽闻言顿时安下心来,谢道:“有劳你了。”  约莫六更时分,崔乾骑马顺天街穿过星津、天津、黄道三桥来到端门前,门人见其面生,便将其拦下质问道:“你是何人?干嘛的?”  崔乾下马拿出御旨递与守城门的金吾卫看视,检查无误后便才放行。他即转向右掖门进入大内,直至女皇晚年所居寝宫集仙殿。  女皇此时已是八十岁老妇人,患风疾正卧病在床。崔乾转过重重帷幕,缓步走近,但闻室内浓香袭人。  因先前王公公已奏明原委,女皇便未觉诧异,略显怒色问道:“你们堂竟将《推背图》寻了两个多月,居然毫无眉目,养你们这些废物有何用?”  崔乾深知《推背图》对圣人威胁极大,图中不仅记载着唐朝国运,还用图谶颂的形式寓言了女皇命运,于是忙跪下说道:  “圣人,那《推背图》自袁天罡和李淳风二人编造完书后,仅呈与太宗文皇帝,他人一概不知其下落,现存放何处,更无人知晓,着实难找。”  武曌一脸峻肃,怒斥道:“废话,好找要你们干嘛?”崔乾闻言吓得六神无主,故作镇定道:“圣人放心,幻天堂定会竭尽全力,为您寻来此图。”  武曌闻言话锋一转问道:“对了,朕近日又梦到一只断了两翼的大鹦鹉,你可知其征兆?”  崔乾闻言袖中捏指一算,沉思一会儿,嗫嚅着说:“还望圣人先恕微臣无罪。”  武曌见其战战兢兢,不禁道:“说吧,朕恕你无罪。不过,你若测算不准,莫怪朕不给你们林堂主留情面!”  崔乾沉思半晌,壮了壮胆,却仍不敢直面女皇,只委婉进言道:“启圣人,鹦鹉乃一富贵华丽之鸟,鹉者,武也,陛下您所梦到的鹦鹉,实则代表自己。至于两翼断折,臣以为应是指您身边那两位莲花郎。”武曌好奇问道:“何以见得?”  崔乾又进一步解释道:“莲花五郎、六郎,此二人虽美如莲花,才华出众,但毫无治政之能,今幸得您恩宠,代理朝政,但长此以往,恐会惹来众怒,还望陛下早做圣断。”  女皇闻言并未动怒,或是早已看到此层问题,沉思良久,低声道:“知道了!”  女皇自知此梦困她久矣,也曾寻得诸多高人解梦,可令她满意者甚少。  狄国老在世时曾言两翼是指她的两个儿子,只要复启二子,便可如虎添翼,安邦定国更不在话下。如今已按狄国老建言,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储,想来本可摆脱这梦魇,谁料却仍难挥去。  女皇一时再未言语,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似将崔乾抛诸脑后。崔乾也知道,此事触及了女皇隐忧,女皇年老,正需二张兄弟排遣孤寂。  如今两兄弟倚权成势,气焰嚣张,已骑到王公宗室头上作威作福,即令是女皇亲生,又深得朝野人望的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也无一敢得罪他们兄弟。此事若在以前,众人恐避之不及,而今女皇年迈,倒是慈蔼宽怀许多,抑或是已有了自己的打算。  少时,女皇方开口道:“朕这阵总觉心头烦闷,你帮朕看看,近日可有甚不祥之事发生?”  崔乾走向一旁花格明窗,向外望了望,心下一震,一时语塞。女皇见状质问道:“我武周社稷可安?如实道来!”  崔乾愣怔了一会儿,吞吞吐吐道:“启圣人,天上,天上……”  武曌催促道:“什么天上,有话直说!”  崔乾直言陈上:“圣人,天外日晕厚密,白虹贯日!”  女皇好奇问道:“此为何兆?”  崔乾避开女皇锥子样的目光,不安地说:“灾在道君失明,变革之象也!”  女皇闻言心下一惊,忙问道:“可有破解之法?”崔乾道:“想必圣人心中已有定数。”  女皇明知故问道:“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崔乾半遮半掩道:“欲破此灾,就得看圣人可愿修复那鹦鹉的双翼了。此外,还需圣人心境平和,慎重选择。”  女皇闻言愣了半晌,令道:“你若想好好地活在我大唐,就莫对外声张此事!”  崔乾闻言忙跪地磕头道:“圣人放心,臣绝不会露半字口风!”  武曌挥手示意其退下,崔乾心下顿时松了一口气,急忙离开。  “白虹贯日”之象现后,直至未时才退隐,皇城内外文武百官、百姓一时议论纷纷,有人传言不久将有灾祸降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