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都市言情>飞絮如渊> 楔子(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楔子(4)(2 / 3)

。  顾玉枚虽饱读诗书,又岂能知道这孩子如何生。看陆稻儿已经疼得满床打滚,满头大汗,也顾不得戴罪在身,匆匆跑出去,寻找村里最知名的稳婆。这时他哪里还顾得上门上的封条,直接推门而出。  那稳婆看到顾玉枚,吃了一惊。顾玉枚叩头如捣蒜道:“李婆婆,稻儿要生了,求求你,求求你一定要帮帮我。”稳婆素知他为人迂腐正直,既然回来了,自是官府放了,忙道:“快!快!”  顾玉枚从地上爬起,拉着稳婆就像家中跑去。还没到门口就看到附近围了许多人,却是陆稻儿疼痛难忍,大声呼号,惊动了左邻右舍。  顾玉枚拉着稳婆进入,稳婆看门上没有封条,还有所怀疑的心彻底放下,却不知门前人多,那封条早就在众人的脚下踩的稀烂。  稳婆道:“准备开水、毛巾、草灰。”顾玉枚早就慌了神,匆匆烧火煮水。不想心下焦虑,点了十余次才将火点燃。  这时,却听到屋内没了声音,急忙冲回屋内,却见陆稻儿躺在床上,双腿张开,稳婆刚刚钻出来,对陆稻儿道:“别急,别急,这剧痛是一阵一阵的。”回头又对顾玉枚道:“把门窗都关紧了,等会儿把东西准备好了就出去,没有我的允许不能进来。”  顾玉枚连声答应,出来继续烧水。  很快的烧了一大盆开水,毛巾、剪刀之类的也都按照稳婆的要求一一备好。稳婆清点了东西,将他赶了出来。  顾玉枚在院中反复徘徊,焦虑不安。想进去看,又担心稳婆生气。陆稻儿在里面,一会儿尖叫,一会儿安静,也不知到底如何。  约莫过了一刻钟,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声响彻云霄。顾玉枚只觉一股暖流从胸口喷涌而出,热泪止不住的淌下,就蹲在院中抱头痛哭——他终于当父亲了。  不多时,稳婆从屋里走出来,道:“儿子,母子平安。”顾玉枚大喜,连声称谢,把怀中剩余不多的铜钱全部给了稳婆。稳婆也不看,直接接过,看他哭花了的脸,笑道:“稻儿牢房里走了一遭,没想到身子还不错,你小子捡到好了。”  顾玉枚连声称是。稳婆道:“快进去看老婆孩子吧。”顾玉枚这才想起稻儿和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一溜烟的跑进屋内。  顾玉枚抱着和小臂差不多大小的孩子,如同触电一般,丝毫不敢动弹。陆稻儿噗嗤一笑道:“给孩子起个名字吧。”顾玉枚点点头,却一言不发。  陆稻儿又道:“给孩子起个名字吧。”顾玉枚“嗯”了一声,还是不说话。陆稻儿知他要深思,便不再打扰,也觉得累了,闭目休息。  过了许久,顾玉枚才道:“这孩子生来戴孝,不如就叫顾寒衣吧。寒衣本身丧服,此名最是合适。”陆稻儿早就疲极而眠。  顾玉枚将孩子放到他旁边,他心中想着岳丈的枉死,故而起了如此不祥之名,又觉孩子是无辜的,为何要背负自己的罪责一辈子?  这时,天空中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算时节,也差不多到了梅雨季节。  细雨如酥,天色氤氲,烟笼雾绕,整个世界都隐入一片蒙蒙云雾,暗想:“孩子若能如尘烟一般隐去,不受父母影响,也是不错。”想到这里,灵光一闪,返回屋内。  却见陆稻儿正在喂奶,忙道:“风虎云龙,隐于迷雾。飞龙在天,或跃于渊。不如孩子就叫顾隐渊。”  四个词陆稻儿只能听懂“阴雨迷雾”,“阴雨”还理解错了,只觉“隐渊”与“姻缘”相近,应当是有开枝散叶之意,道:“你那么厉害,起的名字自然是好的。”然后逗孩子道:“隐渊、隐渊,你有自己的名字喽。”  待陆稻儿过了月子,顾玉枚又去官府看了,事情刚刚平息,但惊动了朝廷,虽然已经处死五人,官场还是人人自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们这点儿“小事”还是无人受理。  这日,顾玉枚又回来道:“娘子,家中积蓄已经不多,我得再出去写字。但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家里犯了事,也不敢来找我。以我之见,不如将家中所有全部卖掉,背井离乡,另谋出路。”陆稻儿道:“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顾玉枚道:“你我被判发配敦煌,不如就沿着官道一路前往敦煌。若刑部批文下来,找不到我等,必会沿途寻找。到时也不必背这畏罪潜逃的罪名。”陆稻儿道:“你那么厉害,肯定都想好了。我一切都听你的。”  打定了主意,二人将两家仅有的东西都收拢了,竟然发现了《游龙飞凤刀法》和《万物生》,顾玉枚好奇道:“官府没有没收入库?”陆稻儿道:“我一直放在床底。官差来查时,我脑袋嗡嗡的,他们没要,我就忘了交了。”顾玉枚道:“这不是最重要的物证,陈大人也不在意。”  陆稻儿道:“爹爹惨死,你也没了功名,都因为这些东西。现在刀已经被官府收缴了,这个也烧了吧。”顾玉枚点点头,拿了便要去厨房。  陆稻儿忽然道:“等等!”顾玉枚道:“娘子,怎么了?”陆稻儿道:“我们这里去敦煌有多远?”顾玉枚摇摇头道:“我不知道。按照史书所载推断,应该有数千里。”陆稻儿道:“我们走去那里要多久?”顾玉枚道:“我们雇不起驴车,只能走去,估计得三五个月。”陆稻儿道:“路上会不会有强盗,劫匪,小偷之类的。”  顾玉枚道:“如今魏阉当权,天下大乱,民怨四起,盗匪横生。”这才明白陆稻儿的意思,江南之地如今尚且安宁,若离开江南,不免进入战乱之地。若有一技傍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