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都市言情>飞絮如渊> 第八回 龙藏魅影妖娆(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回 龙藏魅影妖娆(3)(1 / 3)

柳如是也轻轻饮了一口,说道:“公子果然是诚实之人,不少贵公子明明不知茶茗之乐,还牵强附会,才是真的惭愧!”说完,又饮了一口,这才放下茶碗,淡淡的说道:“这是一个达官贵人从云南带来的普洱茶,本来是进贡的御茶。”她虽提起达官贵人,但此时这茶似乎与她无关,只是那位达官贵人的事情。  柳如是回过头来,道:“刚刚王公子看出了曲中深意,还请再听一曲。”  王连依放下茶杯,道:“请!”  只见柳如是素手轻弹,唱了一曲《金明池》,正是船上所题。这一曲曲中缠绵之意,孤苦之情如泣如诉,让人沉醉。但刚刚王连依想起了沈幽絮,心绪已渐渐平复,只听曲中字面之意,难以溺入其中。  柳如是道:“今日良辰美景,却唱这等凄婉之曲,请王公子见谅。”王连依道:“自古红颜多薄命。”  柳如是道:“久闻王公子博览群书,聪慧绝顶,不知如何看待红颜薄命之说?”  王连依虽读了不少书,但和当时大儒相比,只能说“好读书,不求甚解”,但柳如是阅人无数,虽不是“久闻”,但“乍一看”便知他“博览群书”,也是不难。  王连依刚刚想起沈幽絮,歌声中心绪已渐渐平复,道:“在下觉得这是人之常情。”  柳如是面色微变,她虽然相信许多男人是这么想的,但是多碍于她的颜面,并不会直言。  王连依道:“自古以来,天下共士农工商四大业,取士需要读书,务农需要强身,做工需要机巧,商贾需要奔波。男子与女子相比,长于体力,是以天下以男子为尊。且男子不为生育所累,这才使得女子不得不依附。然无论士农工商,若要出人头地,必须耗费大量时间,然女子重情,是以多独守空房。故而陪伴则共享凄苦,努力则独守空闺。张养浩曾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若以一家而言,‘兴,红颜苦,亡,红颜苦。’”  三人从未听过这等言论,只觉异想天开。  过了许久柳如是方才问道:“莫非女子永远不得幸福?”王连依道:“非也,幸福取自于心,而非他人之言。”柳如是道:“愿闻其详。”  王连依道:“皇妃居后宫而枯守谓之苦,然无需担心口腹。贫民可日日相陪,夜夜相陪伴,然饥肠辘辘,不知何时能饱餐一顿。皇妃羡贫民之自由,贫民羡皇妃之饱暖。何人幸福?”  柳如是点点头道:“这确实难。”  王连依道:“恕在下直言,姑娘未遇钱大人时,常思良人难遇。遇到了钱大人,又感慨高门难入。真入了钱府,又担心他移情别恋。人之所求无穷无尽也。”  柳如是道:“如公子所言,当无所求?那岂不人人出家?”  王连依道:“在下以为人生至乐乃是追求,而非结果,若有结果故好,若无结果亦可。杜子美忧国忧民故让人感佩,然其确有治国之才乎?李太白傲视天下也让人向往,然其真可治天下?然不影响二人华美诗篇留万世,至今传颂不止。”  王连依之言,可谓石破天惊,甚至有些大逆不道,柳如是见过男人千千万,也从未听过如此之言语,一时震惊地说不出话来。  过了许久,柳如是才道:“珍珠,重新换些茶来,”珍珠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道:“是!小姐。”柳如是道:“看来王公子气度非凡,让你变成精致又不懂事的丫头了。”珍珠脸上一红,急驱入内。  柳如是道:“原来如此!公子之言,石破天惊,小女子不虚今日良宵。”  王连依与沈幽絮表明心迹不久,便遭倒霉夫人阻止,当时虽觉她无理取闹,这些日子回想起来,却越发觉得有理。沈幽絮并不是一个女子做了九曲迷踪寨的总寨主,而是她骨子里的不屈与果决,与男子无异。  柳如是看他不语,又道:“敢问王公子认为,何为真正的男女之爱?”王连依略加思索,说道:“姑娘可有文房四宝?”柳如是点点头道:“珍珠,为王公子文房四宝。”  珍珠应了一声,先给四人换了茶水,这才取出文房四宝,又让两个仆从抬出桌案,收拾妥当。  王连依粗通文墨,对于这笔墨也看不出好坏,只觉墨迹饱满,运笔流畅,显然也是天下少有之物。  《天净沙·夏梦》  初夏薄雾丹霞  纵横原野如骅  梦影浮梁蒹葭  完美如画  自在相忘天涯  王连依不长于文墨,此时想起和沈幽絮五湖飘香相识、枯叶林反目、叠翠山庄相恋之情形,以景写情,挥毫泼墨,一蹴而就,倒也有几分文人墨客之风骚。  柳如是款款起身,从琴后走出,看王连依的这首曲。  就书法而言,王连依自然比不得名家大家,甚至比不了许多穷酸秀才。但在江湖中而言,也算得上上品,加上有强大武功为依托,写的也是苍劲有力。  就文采而言,勉强合律,半文半白,不过在武林中,有这等文采,也是十分难得了。  柳如是低声吟唱,待王连依写完,也差不多唱完,赞道:“王公子文武双全,柳如是佩服!”一面说着已经返回,重新端坐于琴前,十指轻拨,高声吟唱。  王连依、吴策站在案前,看着眼前的文字,听着柳如是的歌声,一首普通的曲,在她如灵如鹊的吟唱之下,增色不已。  一曲唱罢,柳如是道:“此曲情意绵绵,看来这位姑娘在王公子心中颇重。”王连依也不避讳道:“是。”  柳如是也未见过如此实诚之人,想到初见时的情形,道:“在刚刚王公子只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