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都市言情>飞絮如渊> 第十八回 冰城筑(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回 冰城筑(3)(1 / 2)

顾隐渊偷偷离开众人,找到黑熊、瘦马,只见艾萨已经昏死过去,军医将他全身上下衣服脱下来,浑身是血,已经分不清楚是他的血还是敌人的血了。  军医帮他清理伤口,顾隐渊运指成风,封住他全身大穴,鲜血登时停止,一股内力贯入他体内。艾萨咳了两声,醒了过来。  艾萨看到顾隐渊,挣扎着要起身,顾隐渊将他按住,一边比划一边说道:“你很勇敢!”但艾萨摇了摇头,表示听不懂。  这时李露月走进来,众人正在庆祝,没有看到顾隐渊的身影,便知他来到此处。  李露月将这句话翻译给艾萨听。艾萨热泪盈眶,又说了一大堆,李露月道:“他说要不是你拦着他,他说不定早就死了,他很感谢你,说你才是真正的勇敢,他只是匹夫之勇,还说真主会保佑你的。”  顾隐渊点点头说道:“好生养伤,以后还有机会立功。”李露月翻译了,艾萨坚定的点了点头。  二人走出医帐。顾隐渊道:“现在蒙古人撤了,我明天就要走了。”李露月道:“我知道,我都准备好了,明天和你一起走。”  顾隐渊知劝她无用,也就不劝了。  第二天一大早,风还是很大,李露月和顾隐渊没有和杨吉尔辞别,带着黑熊和瘦马悄然离开。  行不到一日,下起了鹅毛大雪。顾隐渊感慨道:“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李露月道:“今年的雪还是来的晚了。不过说起此事,我想起一个朋友,如今大雪封路,何不去拜访于她。”顾隐渊道:“好!但不要说我是你的丈夫。”李露月笑道:“就说是好朋友。”  天降大雪,本来就人丁稀少的大漠更无往来之人。四人在李露月的引导下,行了一整日终于看到了一个庄园。  拨马走近,忽的马蹄发出清脆的声音。原来此处本是青石板路,但大雪之下,青石板已全被遮盖。  顺着青石板大路来到一所大庄院前,庄子周围小河环绕,已全部冰封,河边满是苍松翠柏,虽是寒冬,仍是翠绿。  顾隐渊道:“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此番情景,有刘玄德与三顾茅庐相似。”  李露月道:“此间确实是一位贤才之后,至于比不比得了诸葛孔明不好说,但若能挽大明江山大厦之既倒之人,只有此人。”  顾隐渊肃然起敬,道:“何人?”李露月道:“我们都叫他孙督师。”顾隐渊吃了一惊道:“孙……孙承宗孙督师?”他本想说孙传庭,但孙传庭在中原,不可能来此。  李露月道:“正是!”顾隐渊道:“孙督师不是在高阳……”李露月道:“孙督师不是在高阳死了,是吗?”顾隐渊点点头。  李露月道:“这种动乱之中,终究会有人侥幸逃脱的。”顾隐渊只好点点头,道:“孙督师生前曾在此住过?”  李露月道:“住过一段时间。当时关锦宁防线已经设立好,女真人若是真想破关而入已是极难。而中原地区流寇横行,孙督师想如何平定西北之乱,好专心对敌,便来到西北勘查地形,还远赴西域了解当地个部族情况和民风。那时在此处住过一段时间。后来边关吃紧,孙督师又回到了京城。”  顾隐渊道:“孙督师忠贞体国,让人佩服。”李露轻哼一声道:“可惜崇祯皇帝不知道。”顾隐渊默然无语。  来到庄门前,却见吊桥高高拉起,庄门紧闭。李露月道:“湘姨!我是露月!开门啊!”不多时,吊桥缓缓放下,一名女扮男装的中年女子穿一件淡青色长袍,从门中走出。  李露月看到女子,翻身下马,直接冲到女子怀中道:“湘姨,我们又见面了。”  中年女子孙湘抱着李露月道:“听说蒙古人正在和哈萨克人打仗,你怎么这时候来了?”李露月道:“一个好朋友帮我赢了蒙古人,我就来了。”  孙湘道:“哦?还有这般人物?”说着向这边看来。  顾隐渊下马,迎上来道:“晚辈顾隐渊见过孙前辈。”  熏香上下大量一番顾隐渊,道:“露月叫我湘姨,你要教我湘姨好了。”顾隐渊道:“是,湘姨。”  孙湘指着黑熊和瘦马道:“外面那两个是什么人?”顾隐渊道:“是晚辈的两个随从,他们只懂蒙古语,我也不知道如何让她们过来。”  孙湘用蒙古语招呼了二人,然后道:“露月、隐渊,你们都进来吧。”  孙湘亲自领路,将众人让进大厅,见厅上高悬匾额,写着“紫溪山庄”四个大字。中堂一幅赵孟頫绘的《八骏图》,八驹姿态各不相同,匹匹神骇风发。左壁悬着一幅狂草大字,正是张旭的《率意贴》,只是觉得剑气纵横,不似个文人所写。  孙湘看他盯着书画道:“我早年于长安看到此作,虽知它为仿作,但能仿的如此逼真,也是不易,便买了下来。”说到此处,长叹一口气道:“张旭的真迹多已轶失,当今世上可遇而不可求。”说到此处竟然有寂寥之感。  顾隐渊道:“书画本是直抒胸臆制作,只要是真情实感,纵使不是张旭亲笔,那也是真的。若只是一味模仿,就算模仿的一模一样,那也是假的。”  孙湘道:“隐渊此言,颇不寻常。”  顾隐渊道:“不敢。晚辈不通书画,只于武学一道有所专精。江湖中徒弟向师父学习,除了招式,本是在领会技法与武学本身之道,否则就算把一招一式都学的一模一样,也成不了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