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科幻灵异>诡城异闻档案> 第十三章 小铜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小铜鼎(1 / 2)

湖北建始县有一处山峰隆起,突兀凌空,犹如擎天大柱,人们称为蟠龙山。山顶有一庙宇,当地人称之朝真观,相传起因是一樵夫上蟠龙山砍柴,路上偶然拾到有峨眉二字的残钟半截,疑是四川峨眉山神仙降灵,消息传开后,当地的百姓自发组织在山顶修建了这座朝真观。  清朝顺治17年,也就是公元1660年,夜。  在朝真观之中,道观内灯火通明,在玄清道长的主持下做着晚课,正在诵读道家的净心神咒,“太上台星应变无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智慧明净,心神安宁,三魂永久,魄无丧倾..........”  玄清道长就像往常一样,希望每天诵读经法,让徒弟们能够感悟到其中的意义,最终就是要消除杂念,专心修行。声声诵咒声中,突然大殿内的烛光摇曳,之后靠殿内的一根蜡烛就灭了,玄清道长睁开双眼,看了看熄灭了的蜡烛,又看了看殿门,站起身来,右手抬起说道“今天的晚课就到这里了,大家回去吧!”殿内的人都奇怪,平常早晚课玄清道长,一次也没试过诵读一半就停了的,虽然奇怪,但还是散了出去。  这时道观前,来了一个骑着马戴着斗笠的中年人。下了马后就站在观门口一动不动,好像知道等一下会有人给他开门。不多时玄清道长果然带着一个小道童,出现在门口拱手对着中年人说到“福生无量天尊,吕先生,好久不见了!”  中年人也对玄清道长还了个礼“玄清道长,别来无恙啊。”  “吕先生,请到殿内一聚。”说着玄清道长带着小道童给中年人引路。  进入殿内,玄清命小道童“静空,去把门关了。”小道童静空去关了门后回到玄清道长身边,静静的站再玄清道长旁边。  这时中年人把头上的斗笠摘掉,一双银色的眼睛看着道长“道长,此行过来,有一事要麻烦道长,恐怕这次又会给道长带来一点麻烦。”  玄清道长拱手说到“吕先生言重了,除魔卫道,守护一方,本来就是我们道门的本分。”  两人说话间,中年人从行囊中拿出一个盒子,把盒子打开里面是一个四角小铜鼎,鼎身上有一颗玉石,看着就不是凡品,鼎盖上贴着一张符咒。他将盒子递给了玄清道长说到“两个月前,我在海上游历之时,碰到一个故人之子友,他把这个鼎交给了我,托我妥善处理。这鼎内有一只倭国的怪物,名叫“野寺坊”,它是因为寺庙没有香火祭奠,主持人郁愤而死,死后怨恨转变成的妖怪,如果有人寄宿到寺庙,它就会咬断旅客的喉咙。它当时在倭国作恶,被我的那个朋友收服了,封入这个鼎内,但最终我那个朋友也因为重伤没过多久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就带着这个鼎找我,求我帮忙处理。但是我这几年你是知道的,南北方跑来跑去,这鼎我带着身上,保不齐出问题,所以想道长帮我保管几年,也希望这妖怪能在道观内的诵咒声中,慢慢减少自身的戾气。”  玄清道长听罢,伸出手接住盒子,用手摸了摸鼎身“好厉害的妖力。”“既然是吕先生托付,这里面的怪物以前也是个修行中人,也与道家有缘,我就帮吕先生保管。”  这时旁边的小道童静空,眼睛看着铜鼎,眼睛突然变得无神起来,小道童忽然感觉大殿内的烛光也暗了起来,并且响起若有若无的寺庙钟声,随后连呼吸的空气也变冷了起来。  这时只见中年人“哼”了一声,小铜鼎微微抖了一下。小道童就整个人无力的坐在地上,如梦初醒,才发现哪里还有什么钟声,烛光也恢复正常,才知道刚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是幻觉。这时中年人把小道童扶了起来,拍了拍小道童的肩膀说到“小师傅,刚刚吓到你了,不好意思。”  玄清道长把铜鼎放回盒子里面,对着静空说到“静空,你的修行还是不足啊。”小道童听到低着头不敢说话。  这时中年人拿出一张紫色的符咒贴在盒子上,“这是我亲自画的符咒,只要不揭开符咒,里面的东西就影响不了身边的人。”  第二天,中年人一大早就骑着马走了,道观又恢复往常一样,就好像中年人从来没有来过。但是只有小道童静空知道,这个装着有可怕妖怪的小铜鼎,已经被玄清道长放在道观后山一个石洞里封藏着。  多年过去了,中年人还是没有回来把小铜鼎带走。后面因为发生了日本侵略战争影响,道观日渐衰落,里面的人能走的都走了,只剩下玄清道长和当初的小道童静空,之前的小道童已经长大,变成一个道长了,道长也已变得满头白发了。  一天玄清道长跟静空说“静空,你还记得后山的盒子吗?”  静空想起那天的事情,后背都在发凉“师傅,我记得。”  “嗯,等下师傅说的话你要记住,一字不差的记住,明白没有”玄清道长一脸严肃的看着静空。  “知道了,师傅。”静空伸直腰杆认真说到。  “当初的小铜鼎还在后山,但是你也不要怕,我在后山石洞内已经刻上道家金光神咒,还有我们道观历代道长的法身在里面镇压,经过这么多年的封印,里面的妖怪已经比原来弱了很多了,只要你不打开里面的封印,它就出不来了。”  “我快要不行了,我走后,你就去还俗,结婚生子,你让你的后代一直守护着后山的秘密,直到等到那个姓吕的中年人回来........”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一转眼又是数十年过去了!当初的朝真观更是淹没在历史的洪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