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太子妃(1 / 2)

因为被姜妧落了面子,加之陈皇后知道德昭长公主甩了休书给宁国公,李太后怕是要因着这事儿和姜妧说些体己话的,所以,陈皇后也没多留,笑着就退下了。

等陈皇后出了慈宁宫,她这才忍不住脸色变得难看起来,没了方才的恭顺。

一旁,柳嬷嬷见自家娘娘这神色,岂能不知道娘娘这是觉着郡主眼高于顶,方才冲撞了自己了。

柳嬷嬷想着,忙劝着自家娘娘道:“娘娘,郡主自幼就被太后娘娘宠坏了,您又不是第一日知道。眼下重要的是得让太后娘娘松了这口,留了郡主在宫里。”

原本因着太后和皇上闹到这般僵持的地步,陈皇后其实已经有八成的胜算,太后娘娘会改了主意把姜妧嫁给太子。

毕竟,只有姻亲是最稳固的。太后把最宝贝的外孙女嫁给太子,朝臣们天下人才会知道,太后和安国公府是站在太子这边的。

所以,在陈皇后看来,只要太后没有真的老糊涂了,就不该继续在这里装聋作哑,更不会白白浪费掉这么一门姻亲。因为,让姜妧入东宫,对太子和安国公府来说是双赢。

可方才姜妧那般落她的面子,太后竟也由着姜妧,陈皇后如何能不担心,太后这是太过怜爱姜妧这个外孙女,所以是打定主意不想让姜妧做这宫里的女人了。

“太后真是老糊涂了,本宫就不信,安国公也能糊涂了不成。若太后还是这样糊弄本宫,那本宫便直接找安国公去了,安国公还能不同意这门婚事不成。”陈皇后颇有些愠怒道。

陈皇后小心谨慎这么些年,这会儿敢这般说话,柳嬷嬷如何能不知道,娘娘这是瞧着太后和皇上几乎是要撕破脸,再不可能维持表面的母子情分了,所以才有了这胆子的。

可柳嬷嬷却觉着自家娘娘忘记了一点。

这即便娘娘想逼着郡主嫁给太子,那也不该去找安国公啊。

莫不是这些年郡主得太后娇宠,得安国公偏爱,让娘娘忘记了,郡主根本不姓李,娘娘这样冒然的去找安国公,岂不让人看了笑话。

陈皇后见柳嬷嬷没有说话,哪里能不知道她的顾虑,她眉宇间满是算计道:“本宫自然知道婚事历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本宫去找宁国公,宁国公有多大脸面敢插手郡主的婚事。所以倒不如让安国公去劝劝太后,本宫便不信了,太后娘娘再是宠着姜妧这外孙女,还能全然不顾及安国公府日后的前程,还能弃她娘家的前程不顾。”

柳嬷嬷听陈皇后这么说,按说也不该再说什么讨了陈皇后的嫌弃,可她到底是侍奉陈皇后身边的老人了,她多少觉着娘娘有些太过心急了。

所以,斟酌了下之后,她缓缓又道:“娘娘,其实在奴婢看来,您想让太子殿下娶了郡主,不就是想拉拢安国公府,想让太后娘娘支持您吗?可若是如此,其实娶了安国公府的姑娘也是一样的。之前您顾忌皇上帝心难测,害怕皇上不肯点头同意安国公府真的当了太子殿下的岳家,可如今皇上和太后闹腾成这般,太后若执意促成这门婚事,皇上还能拦着不成。”

说完,柳嬷嬷又继续道:“既如此,您又何必非要逼着郡主嫁给太子殿下。”

陈皇后如何能不知道柳嬷嬷是担心,她这样暗中联系安国公,逼着太后娘娘答应郡主嫁给太子,会惹了太后娘娘动怒,自此生了嫌隙出来。

可即便她觉着柳嬷嬷所说在理,她依旧要这样做。

说的再准确些,就如今皇上和太后的这场交锋中,皇上这样被动,就更让陈皇后坚定了选择姜妧而不是安国公府姑娘的主意。

因为,她若能逼着太后点头答应姜妧嫁给太子,那便是她在太后面前胜了一筹,这些年她在太后面前小心翼翼,恭顺有礼,是半分皇后的雍容高贵都未有。可若她硬逼着姜妧嫁给太子,那太后也该重新掂量掂量自己这个皇后的份量了。

太后老了,她还能活多久,总有离去的那一日。等她去了之后,安国公府之后的荣宠不就全都靠太子,靠新帝。所以,这一局,陈皇后一定要赢的,她便要借着这门婚事让京城世家大族这些人都看看,她这皇后,连太后都让她一步,日后看谁还敢冒犯她。

她更要让京城这些世家贵族现在就把她当做未来的太后来敬着,捧着,不敢再有任何的轻看。

慈宁宫里

陈皇后离开后,李太后便再没忍住,一把搂了外孙女在她怀里。

这一整日里,她只要想到她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的宝贝外孙女,竟敢瞒了自己那么大的事情,身子都止不住的瑟缩着。

“外祖母,妧儿不是故意要瞒着您的。只是,您若因此气急攻心,突然有个什么不好,贵妃娘娘和皇舅舅只怕要起了疑心的。”

李太后哪里是真的怪她瞒着自己,她只是心疼外孙女因着这事儿怕是也胆战心惊了些日子,只见她眼睛都红了,怜爱的看着姜妧道:“都怪外祖母不好,那日瞧着你神色不好,外祖母只当你是因着贪杯,所以才没睡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