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初见(1 / 3)

翌日天刚刚亮,姜妧便醒来了。

昨晚她睡得并不安稳,重生归来不过一日,她虽已接受了这个事实,可多少还是觉得有些恍惚,有些不可思议。

而且,想到自己要改变很多事情,才不至于落得和上一世一样的结局,她便愈发辗转难眠了。

豆蔻昨个儿在屋里守夜,知道自家郡主并未睡好,所以这会儿见郡主醒来,豆蔻忙上前拉来幔帐,递上了早就被温水浸过的帕子。

等豆蔻几个宫女侍奉着姜妧梳妆打扮之后,姜太后那边已打发了宫女过来,说是太后娘娘今个儿特意吩咐小厨房做了姜妧最爱吃的花蜜蒸糕和芙蓉莲子羹,让姜妧一会儿往太后屋里去用早膳。

姜妧自幼就被外祖母接到慈宁宫,平日里一般都是和外祖母一同用膳的,偶尔早上姜妧贪睡,太后才会差小厨房拿了膳食到姜妧屋里来。

想到外祖母对自己的疼爱,姜妧也没耽搁,起身就往外祖母房里去了。

等姜妧陪着外祖母刚用完早膳,安太妃,陈皇后,贤妃陆续便过来给李太后请安了。

只让姜妧诧异的是,今个儿淑贵妃竟然也来了。

要知道李太后喜静,平日里也不愿意端着太后的身份给妃嫔们做规矩。所以只初一十五妃嫔们会往慈宁宫来请安。

不过这其中,淑贵妃却是个例外的。她得承乾帝偏宠,又因着娘家是信安侯府,所以时常借病不愿意往慈宁宫来请安。

后来外祖母拦了皇舅舅封她为皇贵妃后,她就更对外祖母不满了,越发不愿意在外祖母面前做规矩了。

可今日她却来了,若是换作上一世的姜妧,该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毕竟她本就不喜淑贵妃,每次淑贵妃装腔作势给外祖母请安离开后,姜妧还和外祖母嘀咕着,淑贵妃倒不如再也别踏足慈宁宫,省得在这碍眼。

每次她这么说时,外祖母总是说她孩子气。

回想起上一世自己那般心思单纯,再看着眼前坐在檀木椅上,一身雍容华贵,漫不经心的拿杯盖撇着杯中茶叶的淑贵妃,姜妧心底不由一声冷哼。

淑贵妃今个儿往慈宁宫来做足了规矩,不过是提前看外祖母的笑话罢了。她出身信安侯府,想来皇舅舅准备在寿辰上对外祖母发难的消息,早有人通传给她了。

淑贵妃想来此刻已经满是得意,毕竟端惠皇太后若能顺利挪到帝陵,和百年后的外祖母一般陪伴先帝左右,对于淑贵妃和整个信安侯府来说,无异于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别的不说,就那些朝臣们,该也已经想着站队到三皇子那边,想着让三皇子取代太子了。

只是,此刻得意洋洋的淑贵妃想必想不到,上一世自己会嫁给太子,她和三皇子满盘皆输。

等到新帝登基不过一个月,便直接下旨封了三皇子为信王,往河中就藩,之后三皇子在往河中的路上遭了土匪,当场就丧、命了。

而闻着这消息的淑贵妃,直接就疯了。

想到这些,姜妧看着淑贵妃的目光就多了些似笑非笑。

淑贵妃不是没注意到姜妧打量着自己,不过她也未多想,毕竟这宫里谁人不知道,姜妧被李太后给宠坏了,她和李太后又素有嫌隙,这孩子藏不住心事,掩盖不了对自己的厌恶,也不算罕见之事。

知道李太后喜静,妃嫔们闲聊了一会儿,也未多留就退下了。

等到众人离开,姜妧气不顺道:“淑贵妃还真是嚣张。”

李太后知道外孙女在替自己委屈,轻抿一口茶,看着外孙女道:“她也不过仗着自己是信安侯府出来的,才敢这样拿乔罢了。”

想到上一世外祖母也如此刻一般,丝毫未察觉皇舅舅即将有所举动,姜妧不由有些失神。

她第一次感觉到,外祖母老了,而且养尊处优这么些年,只剩下了温柔慈爱,失去了警惕心。

表舅舅也一样,只想着替周家守护着江山,反而忘记了什么叫做功高震主,忘记了给自己谋后路,忘记了帝心难测。

李太后见她不语,当她还在生闷气,轻轻拍了拍她的手。

这时,宫女进来回禀道:“太后娘娘,郡主,表姑娘过来了。”

今日李澜既往宫里来,姜妧便准备和李澜一同往小汤山去。

李太后知道她孩子心性,加上她有些日子没见李澜,所以也没拘着两人,等李澜给她请安之后,就打发两人下去了。

外头,早有嬷嬷备好了马车。

等两人坐上马车,李澜终于没忍住抓了姜妧的手,道:“妧儿,你怎么突然让姑祖母传我入宫来呢?”

说完,她顿了顿又道:“而且昨个儿我听姨母院里有丫鬟暗中嚼舌根,说你昨日落了姨母的面子,这到底怎么一回事呢?”

姜妧不意外李澜会有这样的疑惑。

不过她只是笑了笑,并未直接回答李澜这个问题,反而是一瞬不瞬的看着李澜问道:“澜姐姐,你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