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女生耽美>雨霖铃> 蝴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蝴蝶(1 / 2)

“母亲,我过得很好,很开心…这一切,都是因为遇见了菱秋…”

燕筝噗嗤一笑,她怎能瞧不见小辰身边清丽脱俗的姑娘,自家儿子紧紧牵着身旁姑娘的手,可见小辰的一片痴心,都付予佳人了。

在一段段可称传奇的故事中徜徉想象,菱秋终于见到了真正的嘉宁太后。

眼前的女子一袭红衣,举手投足间飒爽利落,即使不再年轻,也仍给人以灵动大方之感。

“民女叶菱秋,拜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千岁。”

菱秋用所学的礼仪对嘉宁太后屈膝颔首,言语之声清澈悦耳,如一汪山泉,缓缓涤荡于心扉。

燕筝看清了菱秋的身姿容貌,不禁由衷赞叹。这姑娘体态婀娜,千娇百媚,而一张绝色的容颜却格外清纯动人,如出水芙蓉,无需多余装饰,便已是倾国倾城。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姑娘眉眼之中丝毫没有世俗的野心欲望,清亮透明,不染纤尘。

“小辰啊,你这是把天上的仙女拐回家了?母亲看着可真是欢喜。”

景辰偷偷瞄了一眼身旁的菱秋,俊脸莫名红了三分,想把她揽入怀中,尝尝那口脂的香甜,可碍于场合,还是压制住了蠢蠢欲动的心思。

景元携着王妃随后上前,向母后问安。

燕筝对于大儿子的爱同样真切,阿元儿时便听话懂事,几乎从未让她操过心。如今愈加成熟稳重,与王妃琴瑟和鸣,她十分欣慰。

“阿元,可要多抽出时间陪陪王妃,闲暇时记得带上雪亭进宫看看母亲。”

又是一番寒暄,终于结束了这场宫门前的盛会。其余臣子命妇山呼万岁后便四散退去,看着太后与陛下一行人进宫安置。

宫道上,燕筝拉着菱秋的手,嘘寒问暖地说了许多知心话,这冬日清寒,小秋在宫门前站了那么久,也不知道可否冻着?

虽说这襦裙布料还算厚实,但小辰也该给人家姑娘准备外帔和手炉。

燕筝无声地剜了小儿子好几眼,直让景辰不知所以。

回到了长乐宫,景辰早已吩咐宫人将此处清扫整洁,诸般陈设皆擦拭如新。甫一踏入殿门,满室清香,沁人心神,是燕筝最爱的花果香气。

“小辰有心了,还记得母亲的喜好。”

燕筝拍了拍景辰的手背,面露微笑。

长乐宫内,宫女内侍将太后的行装搬进偏殿,重新整理完毕。而正殿,一家人闲话家常,秦卿柔说了好多女儿的趣事,直让人忍俊不禁。

燕筝忆起景元的来信,说小秋色艺双绝,颇擅琵琶。她好奇心起,便想让小秋为自己弹奏一二。

她少时更爱习武,因而对音律并不了解,但仍是欣赏女子罗袖动香,玉指轻弹时的柔美模样。

菱秋美目流盼,欣然接过了侍女递来的琵琶,轻拢翠袖,转轴拨弦,便奏出一曲悠扬。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女子清越浅唱,和于琴音流转。

菱秋早已细细思量,觐见太后该弹奏何种曲调。即使太后并未要求,她也愿意献上一曲,聊解太后舟车劳顿之苦。

这首《玉蝴蝶》,为柳永怀念湘中故人所作,其词婉转抒情,对于景物的细致描写,令人于怅惘之中,长叹江湖辽远。

可山水相连,情字难绝。或许某日,便能于云霞蒸蔚之中,等来与故人的重逢。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众人皆沉浸于这珠落玉盘般的琵琶弦音,更为女子歌声中的袅袅情意拊掌折服。

秦卿柔被这哀而不伤的曲调触动了内心,她想起自己远在异国他乡的母亲,不知她能否吃饱穿暖?山长水阔,重逢之日又在何时?

然而,无人注意到,长乐宫的殿门之外,一位身着群青色直裾的男子正伏于门扉之侧,倾听着其内传来的琵琶弹唱,面露陶醉,隐匿于宽袖下的指尖,也默然地打着节奏。

一曲终了,他意犹未尽,脑中尽是女子的低吟浅唱,和那支诉尽怀念的音调。忽然迸发的一点灵感盘旋于心头,又如流星般稍纵即逝。

陆清淮来得不巧,错过了这支曲调的前半阙,此刻只能扼腕叹息。若能得琵琶女以曲谱相赠,他的作曲大业,定能有所进展!

元亲王几日前曾传信予他,邀他一同去宫门前迎接嘉宁太后,可陆清淮并未放在心上。他早已不在乎这种皇室的宗亲关系。

无论是嘉宁太后,还是他的生身母后。

可从竹良那里得来消息,四弟与他的心上人于宫门前相携执手。自己口中说着不关心此事,可仍是敌不过心底最真实的向往。

他想要一探究竟,想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