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真相(1 / 3)

那妇人的话一说完,她家主子,那蓝衣小姐出来福礼道:

“两位恩公若是不嫌弃,我家前面租有客栈。”

老汉摇头苦笑,不再言语。

牵马的老者反而说了一句:“诸位之前应是躲雨避开了,不知道刚才那边山塌,客栈怕是不能住人了,老丈家若是还有空房,请与我家主人留一间。”

“你们就不怕他是贼?”嬷嬷纳了闷。

黎云缨摇头:“这个老人家可不是贼,要论救命恩人,你们也要谢他。”

“为什么?”旁人更是不解了。

一旁的白凝竹帮着解释:“因为山体塌陷前方本就忙乱,何来的救兵?老爷爷是帮着两位恩公里应外合,一起造势,这才把贼吓跑了。”

白凝竹解释完,也冲着老汉福礼。

梅红玉还拿出了钱袋,说是要弥补他刚才损失的银钱。

见她如此,其他小姑娘也纷纷掏出钱袋,被抢走的也转身招人借钱。

老汉摆手要不了这么多。

黎云缨却都帮他接过,“该收的,比起命来这点小钱算得了什么。”

更何况,她们买的是心安理得。

老汉不再推辞,“那恭敬不如从命了,多谢贵人们的赏。”

乐呵地作揖行礼,此事方休。

男子那边,有人寻着姜含珏问黎家军之事,还有人想学他的剑法。

黎云缨上前道:“我舅甥两人不过是虚晃了两招,学学样子罢了,你们若真想学,很简单,去北面,随便找个军营投靠就都能学,这些是新兵入营的必学招式,还会统一考教。”

“你们也是行伍之人?”

“暂且不是,是家中兄长传授了几招,待我年满,自去投军。”

随后一群小子问起了姜含珏的年岁,一听还不到十六,惊讶不已,相互比起了身高。

黎云缨听着暗笑道,若是知道实岁十三,还得受打击一场。

一颗老母亲的心,格外骄傲自豪。

也算是值了。

贵人们各自有各自的去处,前面也有不少马车过来寻人的,破庙众人自行散去。

黎云缨母子应邀去了不远处的村子。

此地村民大多姓刘,村落顾名刘家村。

没想到的是,刘老汉居然是村里的里正。

他媳妇刘婶解释到,一是村里的徭役不够,老头心善不忍强行分摊,只好自己去了,还骗她说是去做工的,一日十文钱。

要不是听逃回去的村里人讲山塌了,她担心自家男人才出来寻人才知道了真相。

好在夫妇平安,携手在破庙躲雨。

里正家也算是富农,且家里供了个读书人,算得上一句耕读之家。

四人边说边走,很快后面马车追上来,问村里有多少户人家,最富裕的哪家。

都是来借住的,刘老汉给他们去带路。

黎云缨看着四下的农田,除了官田里有部分是有苗的,十有八九都还只是未打理的荒草。

姜含珏问到:“那是冬麦吗?”

刘婶子笑道:“恩公小少爷说笑了,也不怪你不知道,这是野麦子,是杂草,得把这些除了才能种些油菜春菜。”

接着又叹气:“算起来这样的日头,本该是春耕之日,但上头的监工将工期逼得紧,村里的佃农被强征,白日做工,夜里才能回来下地,春雨贵如油啊!”

是啊,历来都是要抢在贵如油的春雨前播种。

哪个农户不想有个好的收成。

可就是星夜兼程,也干不出多少活来。

农田只能空着,只盼着神殿完工,他们好早点回来耕作。

如此下去,难怪天下人要反。

黎云缨叹气,姜含珏皱眉。

三人说着,走进一座篱笆地里的三间土屋。

刘婶进屋后,拿出两套他儿子的衣服,请母子二人先换下,她好去升火烘干他们的衣物。

黎云缨掏出钱袋,被刘婶止住:“不打紧的,都是旧衣服,只要贵人不嫌弃就好。”

她只好收起钱袋,换好衣物后将两锭纹银搁置在柜台上。

晌午已过,但大家都没顾得上吃饭。

刘婶热情的张罗着,还杀了一只鸡。

盛情难却,黎云缨就着一个鸡腿吃了两碗栗米饭。

又悄悄塞了两锭银子,换好烘干的衣服后便告辞。

眼下此地动乱,神殿一事势必会引来朝中各种势力相互倾轧。

未来的一场场腥风血雨就此拉开帷幕。

黎云缨并不想让姜含珏露脸,趁机谋个声名什么的,更不想让黎家过早的介入动乱期的党争。

需尽快回城。赶在京中镇压动乱的部队来临前,抹除他们的动态痕迹,打道回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