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重生(1 / 3)

一座七层的黄金神庙已经颇有规模。

造型精美,气势宏伟,不愧是举国倾城之力而造。

在开山凿壁的爆炸声中,神庙地宫摇晃了几下。

里面正在用彩笔作画的工人,恨恨地骂了几句娘。

此时监工的大人正是姜府的太爷,首辅姜大人的亲爹。

说起问仙求道,姜成忠不敢苟同,他爹他爷爷却是个中老手。

这不一听闻东山出了神迹,在工部挂了个闲职位的姜太公立即收拾着行囊,一同跟着儿子过来瞻沐仙机。

他一把抹了脸上的灰,看着画工凌乱的笔触,瞬间怒斥其洗掉重画。

作为引仙接神的宫殿,必须完美。

姜太公要求起人来,几乎到了苛求的地步。

连他自己也是夜兴夙寐废寝忘食地吟唱祷祝。

希望一片至诚之心,早日打动神仙,再次降下神迹。

“老头子,你老命不要了?”

下地宫捉人的姜老夫人——姜张氏,捂着鼻子走进来。

丈夫儿子都不在家,姜张氏自是不甘落后,亦步亦趋。

反正姜府如今当家主持中馈的是儿媳妇姜黎氏,她这个婆婆“落得清闲”。

“你来作甚?此地岂是妇人造次的!”

姜老太爷圆眼一瞪,来人止住脚步。

“刚才晃得这般凶险,我担心你还担心错了?”

姜张氏一阵委屈,拎着帕子抹起泪来。

“你个妇道人家就知道尽天地哭,我还没死呢!哎!”

“呸呸呸,神仙菩萨勿怪,这小老头是糊涂了,神仙菩萨保佑我姜家平安岁岁。”

姜老太爷乐呵道:“对,你没事就这样多拜拜。心越诚越好。”

见他心情大好,姜老太继续抹泪:“我儿大郎已经好久没回来了,都怪你,若是成全了他们,何必……”

听到这话,地道外间进来寻人的黎云缨再次顿住了身。

只听得她婆婆继续道:“何必苦了我的儿,做,做一对苦命鸳鸯!”

姜老太爷摆手道:“你别一天天地嫌这嫌那,爹他老人家早就算过,大郎命中有一劫,若是过了那个坎,则我姜家三代无虞,可要是过不了,那就是寿数不丰的命。”

听到老老太爷,再听到大郎寿数不丰这几个字。

黎云缨把正要开口喊人的姜含珏按住。

“大郎他,他要是……哎!姜家虽有三房,你看看除了大房,哪一房能成气候?

要是不找个厉害点的当家主母,管着点这群惹是生非的讨债鬼,迟早得家破人亡!”

“那你也不能两眼一摸黑,随便找个武将之女!”

姜老太恨不得捶地,跺脚道:“她不过一介武夫之女,如何配得上我的大郎。”

祖父祖母如此嫌弃自己母亲,姜含珏有点忍不住,想要冲进去。

黎云缨冲他摇摇头,表示自己无碍,毕竟这话也不是听得一天两天的事了,既不喜欢她,她这个做媳妇的也不愿巴结。

如今的她什么风浪没有见过,不过是婆婆背后嫌弃她两句,还能少二两肉不成。

假装没听到就是了。

姜老太爷多少要些体面,连忙将人拉倒一旁呵斥住:“够了,大郎媳妇给我们姜家生了两个小子,对璋哥一直视如己出,还要她怎样?就算与你之间略有曲尺,但她也算孝顺公婆,以后你少打给大郎纳妾的歪主意,你以为你那个表侄女真是什么好东西?若是坏了姜黎两家的姻亲关系,别怪我请家法。”

里面传来脚步声。

听公婆墙根的事可不好被发现,黎云缨拽着小儿子躲进另一个小岔口。

只见公公的甩袖离去的背影。

婆婆带着人追出来,却没追上。

姜张氏恨道:“老顽固!”

旁边的一个嬷嬷劝道:“老夫人别气着了,梨姐儿是个好福气的,家中出了那么大的变故,却还有您这样的贵人替她张罗。”

姜张氏叹气:“我自幼跟父亲外放,自是与嫡亲姐妹不怎么熟络,唯独和小舅家的这位表姐一见如故,谁知被那位不争气的姐夫连累着要流放千里苦寒之地,唯一的独女好不容易死里逃生,上门求助于我,我这个做长辈的岂能见死不救。”

那花嬷嬷点头,似笑非笑:

“等梨姐儿和大郎好事成了,到时候生米煮成熟饭……

姜张氏一听,一下硬气地挺直了腰板:“要不是我,他们姜家逃不出三代单传的命数,梨儿头上还有三个哥哥,一看她也是好生养的,哼,到时候我看你认不认她肚子里的小金孙!”

言毕,带着仆从离去。

姜含珏面带愠色地站出来,急切地解释:

“娘亲你一定要相信爹,他定不会辜负我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