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历史军事>我的意呆利> 第592章 最后通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2章 最后通牒(1 / 2)

从德意两国得到自己想要结果的奥匈帝国,自然是信心十足,随后奥匈开始了战争准备的一些准备。

例如开始储备弹药、征召动员兵力、控制舆论、以及制定作战计划等种种措施,不过对于维也纳来说,这些准备都是次要的,首要还是需要在外交上对塞尔维亚制定策略。

所以在斐迪南大公遇害的一个月之后,奥匈国内的舆论立刻大变,从哀悼遇害的皇储变成需要惩戒凶手以及其背后的势力。

接着奥匈各大报纸得到凶手普林西普的详细资料,重点提及了塞尔维亚的恐怖组织黑手会的情况。有着政府的推波助澜,在加上奥匈报纸的大肆宣传,让塞尔维亚以及其带有军方和情报部门背景的黑手会,在奥匈帝国内变得臭不可闻。

奥匈国内的舆论也是变得暴躁起来,惩戒塞尔维亚成了其国内的主流。

而奥匈借助国内的民意,乘机向塞尔维亚提交了一份最后通牒。

这份通牒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条:马上取缔民族自卫组织,并取缔其他作反奥匈宣传的组织。

第二条:即时从教育团体及教学方法中,删除任何会或可能会煽动反奥匈之宣传的教学内容。

第三条:革除军部或行政部中被指进行反奥匈之宣传的官员,而此等官员的名单由奥匈政府提供。

第四条:接受与奥匈政府有关部门合作,在塞尔维亚镇压企图颠覆奥匈帝国领土完整的活动。

第五条:在奥国政府指定的有关部门之协助与指示下,采取法律行动,惩罚策划、参与或执行刺杀事件的人选。

第六条:逮捕奥匈政府所调查的反奥人士。

第七条:保持合作,以有效措施遏制其境内的军火走私。

第八条:向奥匈解释对其怀有敌意、在塞尔维亚境内或境外的塞尔维亚高级官员之言论。

第九条:查封任何引起对奥匈帝国皇室憎恨和藐视的刊物。

第十条:马上采取以上措施,并告知奥匈帝国。

这十条就是奥匈对塞尔维亚的要求,而且奥匈只给了塞尔维亚三天的时间答复。

这份最后通牒是由奥匈驻塞尔维亚公使吉斯尔,亲自交到其首相帕希奇手中。对于手中的这份最后通牒,这位塞尔维亚首相也是内心一阵苦涩,因为找斐迪南大公前往萨拉热窝访问时,塞政府就得到了部分风声。

当然与军方以及情报部门相比,塞政府就理智多了。他们知道这种对邻国政要的刺杀,会让原本就紧张的奥塞关系火上浇油。所以塞政府命令关闭两国边境,以防国内那些热血青年真的不知好歹,去搞刺杀政要这种龌龊的事情。

不过很可惜,贝尔格莱德的命令也需要下层官员来执行,所以才让普林西普等人轻松的越过了边境。

随后大公夫妇被害凶手被当场抓获,这让塞尔维亚政府如坐针毡,当时还感觉维也纳并没有什么大动作,没想到这一个月后,奥匈的动作终于来了,一来就是塞尔维亚无法接受的条件。

仔细看就会发现,通牒上的各项条件,其实都是在干预塞尔维亚的内政,当然这有轻有重,其中以第五和第六条最为严重,因为其直接干预了塞尔维亚的司法权。

对于这两条,塞尔维亚政府并不愿意接受,其他条件倒是愿意接受。其实这些条件塞尔维亚一条都不想接受,不过因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再加上已经暴怒的奥匈政府,塞尔维亚小身板根本单独抗不下来。

所以在奥匈向其提交了最后通牒后,塞尔维亚立刻将这个通牒就报给了,一直在其背后支持他的俄罗斯帝国。

对于塞尔维亚交上来的奥匈最后通牒,俄国当然是勃然大怒,俄国外交大臣萨佐诺夫就公开发言道。奥匈对塞尔维亚提出如此苛刻的要求,完全是无视俄国在塞尔维亚的特殊利益。

说起来这些年,俄国对塞尔维亚也是够好了。之前塞保战争,以及巴尔干各国的战争,俄国都一直坚定不移的站在塞尔维亚背后。甚至连一直都将其视为保护国的保加利亚王国都不管了。

当然这也与俄国自身的需求有关(塞尔维亚能阻挡奥匈向巴尔干的扩张,所以俄国才会死保),不过这也能看出俄国对塞尔维亚有多重视。

既然这么重视塞尔维亚,那么自然有有所表示。哪怕俄国对于刺杀也十分头疼,但是关乎自己利益,这就需要以自身的需求说话了。

所以俄国外交大臣萨佐诺夫就召见了奥匈大使斯扎帕里,向他表示俄国坚决反对最后通牒的两个条款,塞尔维亚人绝不会解散民族自卫队,也不会允许奥匈在塞尔维亚领土上调查萨拉热窝刺杀案。

面对俄国外交大臣的话,奥匈大使斯扎帕里随即解释道,“奥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