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chapter01(1 / 2)

和前男友的坦白局

唯酒/文

对大多数女生来说,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不论大小,都是治愈的。

疲惫一天,回到自己精心布置的小窝,卸妆,洗澡,穿着睡衣躺在沙发上,随便打开一部电影,茶几上摆上自己喜欢的水果零食——瞬间可以原谅一切,也能捡起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梁晴最大的梦想也是奋斗出一套房。

半个月前她还在北京,在公司附近跟人合租,一间次卧,窗户背阴,没有独立卫生间。让她最难以忍受的就是室友的男友总过来蹭住,偶尔还会撞见尴尬场面。就这环境一个月要五千五,辛辛苦苦一个月,全是为房东打工。

但是她最近心情不错,因为回到了南方老家,一个二线城市。她很满意现在的房子,两室一厅,装修精致,窗明几净,窗外就是翠绿的参天大树,铺满落叶的街道。

这房子距离她上班的地方和奶奶家都很近,整租才三千。

独居太快乐了。

从北京回来,她的幸福指数直上云霄,工资待遇却也掉进地狱,北京一个月努努力挣三四万,回老家直接砍了又砍。

不过,梁晴一向秉持着“北京挣钱老家花,一分都不留给它”的宗旨,这些年已经攒了不少钱,买房胜利在望。

*

这天到家,梁晴坐在玄关凳子上拆一堆快递,是些家居好物。以前她不敢乱买东西,一来是房间太小放不下,二是怕搬家不好带。

确定以后就在这里定居后,她的目标变得具体,对生活也有了更多的想象。最值钱的快递是投影仪,她准备放在卧室,可以躺着看电影,但是需要在墙上固定位置。

涉及到墙体打孔或者搬移大件家具,她有必要跟房东商量一下,于是在晚饭后给房东麦太太发了条消息。

房东太太很好讲话,叫她随便搞,退房前填平就好。

梁晴回了句“谢谢”

麦太太:【梁老师,你有对象吗?】

梁晴:【我一个人,不会带乱七八糟的人来家里的。】

麦太太:【我不是担心这个,如果你单身,那介意我给你介绍个人吗?】

梁晴敷着面膜回卧室,空调开了半天房间里还是冷的。南方没有集中供暖,室外温度一旦到了零度以下,空调的制热就会受到影响。

她把温度调低到二十五度,想看看会不会好一些。再次看向手机,微微拧下眉,不知道怎么回答。

麦太太:【是我老公的客户,本市好几套固定房产,有自己的事业,人品没得说,经济实力很不错的。】

梁晴回复:【麦太太,谢谢您的好意。】

又实话说道:【我虽说是老师,但只是在教育机构上班,没有父母支持,还有奶奶要赡养,可能不太合适。】

麦太太:【教育机构老师怎么了?比在学校赚得多,咱们这儿又没那么看重编制。梁老师你长得漂亮,学历又高,不要妄自菲薄。】

梁晴:【……】

麦太太:【你不也是刚回来么,我帮你约个时间见面,就当是认识个朋友了?】

房东这话说的不假,梁晴去了北京几年,老家这边的很多同学朋友都断了联系,周末都没人约吃饭逛街,的确需要扩大社交圈。

多交朋友不是坏事,梁晴只好答应,很快房东就发来了对方的手机号码,也是微信号,让他们自己联系。

对方姓褚,很少见的姓氏。

但是梁晴并没有加对方的微信,给对方发了条信息。这位褚先生态度也不过分热情,说知道这件事,跟她约了个时间,交流就此结束。

被窝始终暖不起来,室内的温度也没上来。梁晴被冻得有些烦,不敢伸腿翻身,下半身就跟在冰窖里似的。不知道是不是空调太旧了,看来她得再找房东了。

后来空调的事暂时被搁置在脑后,寒假即将来临,机构很忙,每天都要接待不少前来咨询的学生家长。

梁晴在北京和在这座城市其实是同一家公司的平调,两地教学内容不一样,教材有出入,作为老师,她必然能应付初中生学的东西,但仍旧需要适应。

这学期没有安排她授课,在研习教学材料的同时,也帮忙招生咨询。

这天是周六,她跟人约了见面,结果临走时被顾问抓去给一位家长做咨询了。

销售顾问指着梁晴跟人一顿吹,“这位是梁老师,北京xx大学硕士,总部的金牌教师。以您家孩子的基础,在梁老师的助力下至少能提高二十分!”

家长立马殷切地看向她,“梁老师,我家孩子真能提高二十分?”

梁晴秉持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说这是双向选择的事。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学生也要看是否适应老师的教学。

顾问口若悬河地又讲了半个多小时,家长终于交了意向金,让自家孩子先试听一堂免费课。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