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历史军事>明末之海上雄师> 第两千六百四十七章 不信不可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千六百四十七章 不信不可能(1 / 2)

第两千六百四十七章 不信,不可能

松山城头;

众将领齐齐站在城楼上,向北眺望。

鞑-子大营方向,有上万兵马,陈列在锦州城下,后面则是浩浩荡荡的马队,朝着义洲方向开拔。

一杆杆的大幬,代表着各旗精锐。

依稀还能听见,战马的嘶鸣声。

这可是真的在撤兵啊。

“不,绝对不可能,军门,咱们可不能上当,如果真是撤兵,也得等他们全部撤走再说。”看到这一幕,马科止不住的摇头。

济尔哈朗用兵入神,说不定,撤兵的背后就在酝酿着什么阴谋。

明军马军较少,步兵出击,很快就会被鞑-子马队追上。

白广恩也是一副不敢置信的神色,紧皱着眉头:“这鞑-子到底是唱的哪一出啊,昨天还在死守防线,今天就来个大撤退,难不成他们真想吸引咱们的主力过去追击?”

说完这句话,白广恩还是觉得不可能。

但他又想不到,人家为什么要这么做。

太反常了。

其实,洪承畴自己也不太相信,鞑-子会主动撤兵。

可是眼前的一切,似乎又没法解释。

“三桂,你觉得这鞑-子到底是在干什么,没有道理啊!”洪承畴叹息一声。

毕竟他也不是神仙。

因为受信息的限制,他们对鞑-子那边的情况一无所知。

此刻只能将目光看向吴三桂。

吴三桂何尝又知道那是为什么,只是缓缓摇头:“军门,依卑职看,鞑-子撤兵应该是真的,您看,连大营都扒了,可不是简单的兵马调动啊,难不成鞑-子国内出了什么重大事故?”

重大事故?

洪承畴神色一颤,深邃的瞳孔中,泛出一抹淡淡的蓝光。

到底是什么重大事故,让济尔哈朗占尽优势的情况下,撤兵呢?

“重大事故?”马科轻蔑的看了吴三桂一眼:“吴总兵,你可真会想象,现在鞑-子占尽优势,再有什么重大事故,也不至于让济尔哈朗六七万大军,立即拔营,何况,黄台吉正值壮年,鞑-子国内猛将如云,他们又何必多此一举?”

吴三桂愣了一下,正要反驳,就看到东城外面,一队快马疾驰而来。

众人纷纷将目光朝着东城方向望去。

马队中间,有一员身穿红色战袍的将领,格外显眼,绕是隔着老远,都觉得有些眼熟。

“军门,诸位将军,王延臣总兵回来了。”守城的将领,匆匆来报。

王,王延臣?

洪承畴身躯猛然一颤,当下就愣住了:“快,快让他进城。”

然后又连忙带着吴三桂等人朝着东城方向奔去。

王延臣和唐学志去解西石门之围时,被困乳峰山,不久后突围去了草原。

后来更是攻下广宁向北而去。

洪承畴做梦都想知道,王延臣和唐学志的消息,没想到自己刚刚提起这件事,王延臣就回来了。

东大门缓缓打开。

一个身形魁梧的将领,骑着战马,在一小队人马的护送下,快速进城。

正是王延臣。

“延臣……”洪承畴眼神一抽,露出极为震撼的神色,赶紧迎了上去。

“王将军!”

“王总兵!”

王朴、唐通等人,纷纷上前打招呼。

“卑职见过军门……”王延臣内心激动不已,给洪承畴施礼后,又和吴三桂等人打招呼。

所有人都愣住了。

尤其是马科,原本以为王延臣回来,肯定是浑身是伤,狼狈不堪。

没想到,王延臣的状态和他们完全不同,人家精神饱满,面色圆润,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完全不像打了败仗之人。

洪承畴招呼王延臣等人去兵营,一边询问唐学志的情况。

王延臣也迫不及待的将他们从广宁撤出的后的一些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

只是,刚刚说到大军攻入盛京后,洪承畴就身躯一颤按耐不住的喊了出来。

“什么,你,你们打进盛京了,王总兵,这可不能开玩笑,鞑-子的京都,防守极其严密,你们没有攻城器如何去得?”

从广宁向北逃窜,能保住性命就很不错了,打进盛京,完全没有可能。

洪承畴怎么也不敢相信,更不会相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