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历史军事>明末之海上雄师> 第两千八百二十一章 误会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千八百二十一章 误会了(1 / 2)

红娘子挑明了是在警告刘玉儿二人。

吓得两个女孩心都快蹦到嗓子眼了。

“红,红姑,你误会了,玉儿没有。”刘玉儿脸上一片潮红。

自己倾心唐将军的事情,好像也没对任何人说过呀,红姑怎么会知道。

何况这种事情,作为一个姑娘家家的,被人说出来,面子上肯定挂不住。

“红姑,蓝可没有……”蓝可低着头,嘟着嘴。

“好了,你们俩个的心事,我岂能不知,只是这件事不能大意了,何况你们都不知道人家唐将军怎么想的呢,以后要是有机会,我帮你问问看!”红娘子拉住两个姐妹的手,泛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们算是归顺了唐学志,但男女之事,也不能太随便了。

她肯定站在刘玉儿和蓝可的这边。

唐学志当然不知道这些。

新年快要到了,豫北剿匪也逐渐告一段落。

大军思乡情绪越来越严重,从海峡岛出来也有一年多了,经过两个月休整后,众将纷纷请战。

唐学志也预感,湖广大决战即将来临。

只不过,目前整个豫北都被冰雪覆盖,此时像南阳发起进攻,并不恰当。

何况,就算他愿意,杨文岳和孙传庭的人也受不了。

唐学志和唐明武、王延臣、曹变蛟的人,加起来大约有六万五千人。

而从南阳方面传来的消息,李自成退入南阳后,召集了湖广的守军北上,加上各路残兵败将纷纷像南阳靠拢。

李自成的妻弟,高一功也率领镇守襄阳的主力过来会合。南阳的兵马,在二十万左右。

罗汝才和孙可望相继逃回光州。

张献忠得知李自成失败的消息,开始将主力转移到黄州、武昌一带以避免跟朝廷大军直接交锋。

罗汝才则在张献忠的帮助下,抓紧扩充兵马,短短几个月,军力恢复到了五万多人。

另一边的袁时忠则一直跟张献忠勾勾搭搭,迟迟不肯带兵归顺。

史可法和张维山等人也渐渐的对他失去了耐心。

唐学志到了豫北之后,辽东的情况逐渐稳定。

他记得黄台吉是在崇祯十六年病死的,实际上在松锦大战爆发时,黄台吉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

当时洪承畴在锦州城下取小胜时,黄台吉都气得数次吐血。

高丽那边局势控制住后,唐学志就让刘小刀和王石头率领龙武军和留守铁山、辽南一带的龙武军返回海峡岛。

镇守辽南和东江的任务,全部交给李大山和钟自彪负责。

因为此前在草原获得了近三万匹战马,使得唐学志拥有战马总数达到了八万匹。

唐学志决定在此基础上,将虎贲军再增加两万人,扩充到五万,增加马步兵两万,由钟自彪率领。

同时提名钟自彪、张寿为二人为虎贲军副指挥使。

虎贲新军,分别从辽南招募五千人,济州岛招募五千人,苗兴贤控制的登莱地区招募一万人。

这次扩军的特点是,新军以前都经过了一定的训练,就拿苗兴贤来说,他在登莱地区经营了七八年。

每扩充一个地盘,都会编练大量的民壮乡勇,他的乡勇训练和选拔都会比较严格。

登莱等地,因为不断有流民涌入,人口太多也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唐学志从中抽调一部分人出来,反而能减轻苗兴贤的压力。

而且,这些抽调的人当中,如果他们的想去济州安家,苗兴贤都能安排。

这样最少又能调出上万人,去济州,进一步加强了那里汉人的比例。

上次唐明武从九江港回来后,带来了一百多只信鸽,这让唐学志和曹大强取得了直接联系。

同时九江港那边的鸽站,可以直通海峡岛。

利用信鸽,海峡岛的消息,只需半个月就能送传递到许洲。

只不过因为鸽子回巢的特殊性,他们只能派人从毫州一带南下,到九江港将鸽子带到许洲。

虽然很麻烦,但这样可以让唐学志及时了解到海峡岛那边的情况。

据陈公赞跟何斌传来的消息,邓铁雄带着船队再下西洋,已经跟郭大牛会合。

郭大牛已经带着一百多船货物和近三百万两银子在返回了,目前船队已经到了宣慰省。用不了多久就能抵达海峡岛。

按照陈公赞跟何斌的说法,自从消灭上帝之矛后,今年出海的船只多了将近一倍和南洋一带的贸易额也迅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