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历史军事>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第六十七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七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圣(3 / 3)



真是不凡呐,所有人心中暗道。

洛言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李耳将所有人折服的场景。

待两人坐下,立刻就有学子起身向着李耳问道:“伯阳公,您是国君和太子所邀请来的圣贤,想必是有德行的人了,不知您对于德行如何看呢?”

德行是《洛语》之中着重阐述的,洛休认为国家想要强大是很简单的,但是国家强大的同时让子民喜乐安康,就要依靠德行的力量。

律法的制定是为了让所有人有德,所以要惩罚那些无德的人,表彰那些有德的人。

那么如何成为一个有德的人,就是重中之重,所以他向李耳询问如何做有德之人,这不是为难,而是真的想要询问。

李耳神情未曾变过,平静道:“崇高的德行就像是水,有利于万物却不与万物争斗。”

上善若水!

这是一种从未听过的论调,但随着李耳的阐述,学宫众人发现自己轻而易举的就被说服。

因为这种理念,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不论何人,只要听到,就会觉得其中蕴含着真理。

这就是《道德经》最强的一个地方,它的语言是具有说服的美感的。

又是一个学子起身问道:“伯阳公,您是圣贤,那圣贤应该如何做呢?”

李耳回道:“美的东西之所以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善良的之所以善良,是因为不善的存在。

圣贤的存在,是因为不贤之人的存在,若是没有不贤之人,则人人皆是圣贤,不要过于推崇贤能之人,这是不符合天地至理的。”

这一番言论堪称石破天惊之语,贤能之人是一向受到推崇的,尤其是《洛语》的各种注释之中,充斥着贤与不贤的辩论。

这些学子一直接受这种教育,对于李耳的这一番言论有些无法接受,但是李耳自然不会仅仅输出观点。

在他无数的例子阐述之中,学子们发现,李耳并不是不推崇贤人,而是认为对圣贤的追求不可过分。

一旦超过了正常的限度,给予圣贤过高的地位,给予圣贤权势、声望,那么就会在社会之中形成一种风气。

对圣贤的追求就会从思想层面的升华,转变为现实之中的争权夺利,这是不利于社会安定的。

从清晨一直到傍晚,侍女将鼎食来来回回的换着,数百人不知疲倦的在这里向李耳提问着。

李耳则无所不知,他总能说出一番逻辑自洽的道理,而且隐隐约约的能够包含他们往日之中所学的道理。

上善若水!

这位伯阳公以自身践行着这个道理,他的思想包容万物,他的智慧洞察一切。

所有人都已经对李耳佩服的五体投地,洛言让侍者将今日的对话全都记录下来,白白得了一份《道德经》的原版注释,这不由他不高兴啊。

“伯阳公,您是真正的圣贤啊,这世间还有您不明白的道理吗?”有学子刚刚问完一个问题,有些感慨的说道。

李耳沉默了一瞬,缓缓道:“吾作《道德经》五千言,穷究天下至理,但素王的一切,吾都不知道要如何解释。”

这话一出,场中瞬间沸反盈天,然后又陡然归于寂静。

素王之智,如圣如天。

素王之格,至尊至贵。

素王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这不需要思考。

随着钟声响起,李耳圣贤之名随着一些辩论的片段,向着四方列国传去,无数对世道迷茫的士人向着洛国学宫而来。

新的时代,开启了。

下午还有2000字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