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回家喽(3 / 3)

何太后与一干汉室老臣都面带寒霜,气压低的甚至能冻结人心了。

本来群臣以为回到洛阳的会是无双侯,却没想到竟然是董卓的西凉军。

何太后望着殿中群臣,然后问出了一个略显怪异的问题,“这个董卓是什么人?”

董卓是谁?

前凉州刺史、护羌将军但是何太后却不知道他是谁,但是殿中众人却并不觉得奇怪。

因为不仅仅是何太后,殿中也有许多不认识董卓的人。

一个边郡武人,若不是大变,一辈子都进不了洛阳的边郡武人。

在边境是个人物,但放在洛阳城,却算不上什么,谁会去在意呢?

洛阳城中的官员汲汲所求的是三公九卿以及禁军诸将,那才是权力的极致。

但是现在,一个边郡武人竟然敢马踏河东,而且毫不掩饰的往洛阳而来了!

“太后,董卓是一个典型的边郡武人,他从弱时就一直在凉州厮混,一步步走上了高位。”

在大汉朝,典型的边郡武人是一种蔑称。

因为边郡武人作为一个形容词,其中包含着反复无常的含义,这是整个天下对这些边郡武人的印象,无论是凉州、并州、幽州还是西域,当然,无双侯是例外。

这些边郡武人的反复无常不是道德上的两面三刀,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求生之道,是常年在边境过着刀头舔血生活后的一种敏锐直觉。

吕布就是典型的边郡武人,实际上刘备也算是边郡武人,换盟友换的也特别勤快但刘备个人道德水平高,总是尽心尽力之后再换盟友,所以没人用这个指摘他。

这句边郡武人一出,基本上就给董卓的洛阳之路定了性,那就是不能相信董卓。.

“太后,董卓是灵帝所封的假凉州牧、司隶校尉,还辅佐太子,现在董卓既然敢到洛阳,那想必太子辩落在了董卓的手中,若是他用这封旨意,我们应当如何做?”

话音刚刚落下,就听到殿外有略显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只见信使手中高高举着一封类似于信件的东西,匆匆走进殿中,然后径直跪下,大声道:“皇太后陛下,这是董公所送进来的信件。”

“什么?”“董卓已经到了?”

“是董卓的大军到了,还是他本人到了?”

这一封信顿时在朝廷之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怎么会这么快啊?

中平元年,灵帝既崩,董卓以太子辩嫡长,逢迎为帝,帝既立,董卓乃自以为太傅,又迫帝赐王侯,帝懦弱不敢制,空乃曰:“非刘不王,公若愿王,请死,上以忠义王赐之。”

董卓勃然变色,曰:“君侯欺吾乎?”

空同勃然曰:“太傅,大汉十六朝先帝,昭圣王、洛文王,尔可比之?

此二圣皆薨后而王,尔可敢生为王乎?岂非纂逆?”

董卓乃止。——《后汉书·无双侯世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