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章 073(1 / 2)

在苏成临行之前, 季晏明写了一封详情陈述;奏书交给了他,苏成也知道这奏书;重要性,这些日子都是贴身带着, 即便一路之上风餐露宿还曾遭遇截杀,都一直保护得很好。 他如今见到皇帝比登天还难,桃笙却可以随意进出御帐,苏成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 还是将那封奏书交给了桃笙。 桃笙翻开奏书,见里面果然是季晏明;字,心中对苏成所陈述;事情更是相信了大半。 季晏明将这些日在凌国宫中见闻和两国军队异动之事写得十分详细,只要将奏书交给皇帝之后, 皇帝就能大概判断出了什么事情, 不用自己这个外行多言什么。 虽然把苏成带回去给皇帝亲自汇报显然效果更好, 但是这会儿圣驾在此安营扎寨, 几乎所有人都聚在一处, 这么多双眼睛盯着, 其中就说不定就有太子安插在皇帝身边;人。 他们一行出来时候只有两人, 回去;时候成了三个,显然有些太过招眼。 桃笙将奏书收在怀中:“你先在外面等消息, 就像从前那般远远跟着车驾就好, 如果事情有所进展,我就找机会出来跟你商议。” 苏成应了下来。 事情说定之后, 桃笙回到营帐,先去楚王妃那边报到。 楚王妃笑着对桃笙问道:“那酒肆当真有你们说得那般好么?你和谢探花买到了什么酒肴?” 桃笙见到苏成之后就把这些事情一早忘了,此时面对着楚王妃;询问, 有些无奈地应道:“我们出了营地后, 看那边人烟稀少, 路途又远,心里有些慌慌;,便没有继续行进。” 楚王妃看桃笙脸色不好:“可是方才出门时候吓着了?脸色怎么这样;差?” 桃笙轻轻摇了摇头:“我没事。” 正当此时,高镇走了过来,对着桃笙行礼道:“皇上请洛大人过去御帐说话。” 楚王妃有些担忧地看了桃笙一眼:“阿笙你现在还能过去御帐侍奉吗?要不要跟皇上告假?” “不碍事;。”桃笙道,“王妃放心,我去去就来。” 皇上刚刚用过点心,正在那里喝茶,看到桃笙前来后对着她笑道:“方才膳房呈上来;酒酿圆子味道不错,朕让他们另做了一碗,你也尝尝。” 桃笙垂眸:“谢陛下。” 皇上听着桃笙;声音很有些不对,抬头问道:“怎么了?有心事?” 桃笙想了想,道:“方才在车上闲来无事,和楚王妃一起翻看话本子,今日正巧看到《软玉记》中“相见”一节,心中有些感慨。” 桃笙说话向来言简意赅,直抒胸臆,尤其在上司面前不喜故弄玄虚,拐弯抹角。 皇帝记得这个戏以前也陪贵妃看过一次,说得是一个姓田;尚书,致仕之后回到了家乡,膝下有两个两个女儿,都生得月貌花容,知书达理,等到这二人到了出嫁;年纪后,来到家中求亲之人几乎挤破了门槛儿。 大女儿嫁得是翰林院钱大学士之子,嫁回京中之后过得很是幸福美满。 小女儿喜欢得是当地一个刚刚考取功名;秀才,此人家境并不富裕,父母算计,兄弟混账,本人性格也并不讨喜,但他同样有着一个极大;优点,那就是生得极好,可谓是玉树临风,貌比潘安。 尚书和夫人都不看好这门亲事,多次轮番劝告,奈何小女儿就像着了魔一样,眼里再没了其他人,寻死觅活就要嫁进去。 最后就尚书两口子都没办法了,只能请大女儿从京城回来劝说小女儿。 这节“相见”讲;就是大女儿从京中回到家乡之后,摒退下人和母亲关起门来商议如何掰正妹妹;姻缘,哪怕是用极端一些;非常规法子也在所不惜。 桃笙这会儿提到这出戏曲,皇帝不觉得是随口胡说。 既然桃笙并不想直言说明,皇帝也就干脆跟她打了一个哑谜:“上次朕问洛爱卿所作《瀛洲》进展如何,你说这曲子只能弹给朕听,且还要在清心静气之时方能演奏,洛大人觉得现在如何?” 桃笙没想到皇帝这么上道,这么快就悟到了自己提到这出戏曲;意思:“这《瀛洲》是根据当初始皇前往蓬莱仙山寻求长生之术所作,自然只有真龙天子能够听得。如今曲子已经完成,若是陛下今日有此雅兴,微臣愿意演奏。” 皇帝点了点头,对着身边李盛等一众侍奉之人说道:“你们先下去吧,没有朕;命令,谁都不准进来。” 很快御帐之中就只余了桃笙和皇帝两个,皇帝示意桃笙坐下来谈:“究竟出了什么事?” 桃笙将季晏明;奏书呈上去,皇帝翻着奏书,眉头越皱越紧。 “此事可派人告知了京中太子?” “已经派人告知过了。”桃笙道,“只是京城那边出了一些纰漏。” 说罢,桃笙就将今日遇到苏成之事原原本本告诉皇帝。 桃笙说完之后就感知到皇帝气压变得很低,让人喘不过气。 他握着奏书;右手开始颤抖,他脸上肌肉都有些抽搐,若是平常时候,一定会摔点东西或者痛骂太子几句,可如今不确定自己周围有没有太子;人,情绪甚至不敢发泄,只能憋了回去。 “洛大人给朕弹一曲吧。” 既然说是要弹曲子,完全没有琴声肯定也不成。 这个皇帝当真做得窝囊至极! 桃笙轻轻点了点头,低头弹起了曲子。 = = 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各处营帐陆续点灯之后,四周巡逻;卫兵也多了一倍。 楚王这些年在京中养尊处优,连日赶路整个人都有些疲惫,回来之后从下午一觉睡到天黑,刚刚睡醒之后就听得长史来报,睿王来了。 楚王听到“睿王”两个字就觉得十分心烦,但也知道睿王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