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女生耽美>消香册> 纸伞题就情何限 怨郎处处冷如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纸伞题就情何限 怨郎处处冷如冰(1 / 4)

金龙殿。

傍晚淅淅沥沥的下起春雨,斜阳西退,晕红了黯淡的天。

小圆子进殿点灯,见朕盯着案上一摞摞奏折发呆,以为朕还在生豫贵妃的气,近前劝道,“皇上,该用晚膳了。贵妃娘娘病中忧愤,难免胡言乱语,您可别放在心上。”

朕回过神,抑制不住的叹息,“晚膳就不必了,朕没胃口。摆驾,去行云宫。”

豫贵妃对朕愤恚已极,指望她纯属做梦。朕虽忌讳端妃娘家势力渐大,几乎要把控住兵部,眼下却只有端妃还算条出路。

“说起来,皇上是有日子没去看端妃娘娘了。”小圆子扶朕起身,仍念念不忘他的晚膳,“行云宫的小厨房可是最好的,这时节肯定有新鲜菜色。”

“皇上。”刚迈出步子,一个小太监低着头进来,“启禀皇上,华嫔娘娘在外求见。”

“华嫔?”朕怔愣的回忆片刻,才依稀想起华嫔是谁,可惜无论如何都记不清面貌。去看端妃并没多要紧,朕就挥挥手,“让她进来。”

窗外的细雨已然停歇,湿凉的轻风随着殿门开合涌入,竟像极了江南的风。

朕忆及往事,顿觉恍惚。

“臣妾参见皇上。”

华嫔盈盈下拜,衣袖仿佛润了香雾,萦绕在柳梢头。清丽的容颜薄施粉黛,烟远眉弯。

朕许久未召幸她,想起从前发下的山盟海誓,略觉尴尬,轻咳道,“爱妃此时前来,所为何事?”

华嫔含水双眸瞥向小圆子,“臣妾。。。臣妾。。。”

小圆子极有眼色,不待朕出声,赶紧躬身退下。

朕被华嫔的举动勾起兴趣,好奇道,“爱妃,何事如此神秘?”

华嫔轻抿红唇,纠结的绞着手帕,“臣妾,臣妾真不知如何开口,可事关重大,不敢瞒着皇上。”

“爱妃但说无妨。”朕朝华嫔招招手,示意她到朕身边,拉住微凉的玉手,将美人抱在膝上,“都怪朕久病,前朝又忙,冷落了爱妃,爱妃都与朕疏远了。”

华嫔本十分拘谨的缩在朕怀里,听到这话,方伸手抱住朕的脖颈,“臣妾知道皇上的辛苦,不怪皇上。”

又迟疑的咬咬下唇,斟酌道,“其实。。。都是臣妾的父亲,因为舅父在京为官的缘故,去拜访过两次靖国公,请他照拂舅父。谁知,谁知竟发现国公府不太对劲。。。父亲与臣妾日夜惶恐,不知是否皇上授意国公,也不敢擅自揣测,是而斗胆来问皇上。”

靖国公三个字让朕刚生出的绮念散的无影无踪,抱她的手都收紧了,疼的华嫔直皱眉。

朕意识到失态,忙缓了神色,“哦?哪里不对?”

华嫔怯怯的觑着朕,似乎怕朕嫌她烦,“这。。。前些时日肃清普渡教,京城收缴上来数百犀甲,臣妾的父亲调来京城不久,不知该如何处理,只匆忙看过,就任由同僚取走了。可,可父亲去拜访靖国公时,国公正在后院观兵士械斗取乐,身上穿的竟是收缴来的兵甲。”

她察觉朕表情渐冷,害怕的顿了顿,才继续道,“犀甲虽然难得,但也不能确定,父亲就只当是看错了,奉上礼物,为舅父说了两句好话。本以为靖国公位高权重,不会将父亲看在眼里。谁知靖国公极为和颜悦色,将父亲请到后堂款待,还问父亲当初江南叛党私造的兵器在何处,能否想办法运到京城。父亲托皇上的福,才勉强做个游击将军,同江南知府交情也不深,哪敢动这个脑筋?想上书禀报皇上,当时又是大皇子临朝。。。”

朕听到大皇子,胸腔不顺的气加倍升腾。还朝数月,君明都未向朕提及此事,明显是要维护靖国公。靖国公什么时候开始跟君明里应外合已经不重要,他们究竟做到了哪一步,才是朕最担忧的。

于是鼓励的望向华嫔,示意她继续讲。

“父亲怕猜错了得罪靖国公,托相熟的御史大夫先以风闻奏事,奏折却渺无音讯,直到年底方发回,大皇子驳斥御史大夫造谣生事,罚了俸禄。父亲实在拿不准是否皇上授意,走投无路,才写信央告臣妾。臣妾深知后宫不宜干政,但此事关乎京城安危,臣妾不敢不问皇上。”

桌案上正好摆着通政司的奏折记录,朕往前翻阅,果然找到御史大夫上奏的记录,不由勃然大怒,将册子摔在地上,“放肆的畜生!”

华嫔吓得脸色苍白,跪倒在地,“皇上息怒。都怪臣妾多嘴,只求皇上不要怪罪父亲,父亲是一心为皇上着想。”

朕按了按发胀的前额,忍着怒火扶她起身,“爱妃别怕,朕不是骂你。”

君明终究是朕和母后的长子,朕对他寄予厚望,只要还有机会就不想放弃。虽然华嫔没有儿子,难保她知道朕提防大皇子后生出异心,伙同有子的嫔妃夺嫡。所以仅仅稍作安慰,并未明白告诉她朕对大皇子的怀疑。

“皇上。。。”

朕见她依旧惧怕惊诧,温和道,“嗯。。。姚将军忠肝义胆,对朕忠诚可嘉,朕是很放心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