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1 章(1 / 2)

两首歌又练了两遍,我口干舌燥地接过不知谁递过来的饮料就喝了,然后倒在沙发上装死。其他人继续high。我瘫在沙发上玩手机,看到有路浩然的留言,顿时一激灵。手机锁屏看不全信息内容,我点开微信,他发了两条:

聚餐如何?

有空给我电话。

短短10个字,看得我心惊肉跳。直觉告诉我肯定不是好兆头。

我心虚地扫了一圈众人,发现没人注意我,赶紧溜出去给路浩然打电话。

我站在走廊一侧安静的一隅,深呼吸,深深呼吸,深深深呼吸,手指略略颤抖地拨通了路浩然的电话。

很快,电话接通了,那头传来路浩然磁性沉稳的声音:“晓静,是我。”

我假装平淡地问:“学长,你找我什么事情?”

“今天吃得好吗?”

就这?我心里疑窦丛生,绝对不会那么简单。我没有放松警惕,认真地回答:“挺好的。找个理由聚餐而已。”

“嗯,都是家属吗?”

这是一道送命题。我想到了司徒博。我就知道没那么简单。正当我犹豫的时候,电话那头又问道:“家属聚餐是吗?”

我不知该如何回答,只能含含糊糊地“嗯”了一声。我记得当时搪塞高逸枫的时候,好像是这么说过的。

电话那头短暂的沉默,我的心不安地狂跳。

我忍受不了这样的沉默,轻轻唤了声:“学长”。

那头的声音没有丝毫变化,我听不他的情绪:“嗯,没事了。”

等他挂了电话,听筒里传来“嘟嘟”的声音,我才回过神。路浩然什么都没说,我却如同考场被抓到作弊一样,心里沉甸甸的。仿佛梦游一般,我回到了包厢,里面依然一片歌舞升平的场景。在江萌的提醒下,我想起晚上还要上课,和大家打了招呼,赶紧抓起包跑了。跑出KTV之前,我顺便买了单,600块,包厢加自助,应该差不多够了。我在宿舍群里发了微信,告诉她们我付了钱,多退少补,让她们自求多福。回到宿舍,强打起精神整理好书包,一口气跑到车站,笑眯眯的陈学长已经在那了。

此后的几天,路浩然一直没有动静,连微信都是悄无声息。有时候,我宁愿他和其他人一样,发一通脾气,或者吵一架,至少把话说开了。可是,他什么表示都没有。

终于到正式进实验室了。我和其他8位本科生准时到了实验楼。我们在大厅等待,看得出,他们8位,既骄傲又有些紧张。而我已经在实验室混了近4个月了,但我心里非常明白,他们心里多少是有些看不起我的。都觉得我是靠拍马屁进的实验室,那两张昆曲票是最佳物证。我也无可辩驳,主要是自己成绩差,怨不得别人。

催化组开完学期总结会,李老师招呼我们进会议室,见见毕设的指导老师和学长学姐。我们安安静静地鱼贯而入。我默默坐到了角落的位置。我看到路浩然坐在许老师身边,依次是陈俊杰和黄华,催化三美真是赏心悦目。另一侧是李丽学姐、秦颖学姐和一些硕士生,我只认识大辰,还有几个是混个脸熟,偶尔听到他们在聊天,自然,“死皮赖脸”进实验室的我也贡献了不少他们的聊资。

我匆匆看了一眼路浩然,他目光清冷,一丝波澜都没有。反而是大辰,笑嘻嘻地冲我点了下头。我赶紧收起视线,低着头,坐到了角落的位置。

李老师先宣布了一些实验室纪律、注意事项和催化组情况。我假装认真看着PPT,心里一团乱麻。路浩然说喜欢我,还算数吗?怎么他今天看到我和陌生人一样?

不知多了多久,轮到李学姐介绍毕设课题。不多不少,正好9个。我仔细看了一下,这9个课题相对催化组拉项目的能力而言,简直塞牙缝都不够,这才随便扔给本科生练练手。我不由自由地偷瞄了一眼路浩然,他一如既往地冷淡。想着要和他在实验室这样尴尬的相处,还不如去模拟组自在。可是,陈老师已经发话了,我不能辜负他的美意了。正当我内心激烈交战,只见陈学长的视线穿过人群,落在我身上。他冲我一乐,偷偷比划了7的手势。我顿时心领神会。

李学姐刚介绍完9个项目,让我们考虑一下做哪个毕设。她的话音刚落,我立即举手表示要做7号课题。李学姐好心补充道,这个课题要跑工厂,挺辛苦的。旁边有人窃窃私语道:“那多累啊,而且现场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

“就是,万一到时候没达到厂方预期效果,毕业都是问题。”

“真是无知者无畏。”

我的听力一向都很好,那些窃窃私语如同一阵风掠过我的耳边。我只当什么都没听到。我相信陈学长是不会害我的。

跑工厂才好呢!可以不用待在实验室了,也就不会和路学长打照面了。我连忙表示没问题。

这是个没有中试的工业化项目,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属于产品提纯流程优化项目。每周去2-3次工厂,提取不同批次的样本,回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