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女生耽美>末路行> 74-争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4-争锋(1 / 3)

懿兰到南书房时,除了陆灿,该到的人都已经到齐了。

“母亲!”承启立时从紫檀木座上下来迎她。

懿兰微笑着牵了他的手走到榻前坐下,学着傅仪宁从前的威视看着他们。

傅仪昕与顾命六臣再如何也不会面上就和懿兰过不去。他们纷纷躬身作揖,口称:“臣参见颐太后,太后金安。”

懿兰看着他们只是微微弯曲的腰,浅浅笑着:“不必多礼。哀家见识浅陋,许多地方都要仰仗众位大人。大人们这样大礼反叫哀家惶恐了。”

“太后娘娘太过客气了。臣等受先帝重托,自当殒首以报,万死难辞。”傅仪逊倒是对她恭恭敬敬。

懿兰笑了笑,请他们都坐下,又叫春雪给他们上了茶。

众人等了一会儿,陆灿也来了。这一回他们行礼的礼数显然要周到许多,懿兰看在眼里,只作不知。

今日商议的第一件事是新岁年号。

傅仪逊将一封赤色折子呈给两位太后:“礼部已草拟了五个年号,按二位太后的意思,俱是寓意吉祥的好词。”

陆灿先看了看,又给懿兰看,说:“哀家看着都不错,你看着定吧。”

年号之事,可大可小。顾命六臣与陆灿都不介意将这样的事交给懿兰全权决断。

懿兰自然明白,但她到底是有权力在手了。从前为生计操心的民女秦懿兰哪里能想到自己有决定新朝年号的一天呢?她认认真真看了,又问承启的意思。

承启挑了两个喜欢的,让懿兰决定。

“祺祯,如何?”懿兰望向傅仪昕,请示他的意思。

傅仪昕对这些东西没大所谓,点了点头。傅仪逊等六人也无异议。于是承启的年号就这样定下——祺祯,千百年后,他便会被人称作“祺祯帝”。

第二件事比较要紧,是关于濮真。

“自裕全八年北地一战,大越虽与濮真定燕东之盟,但濮真贼心绝不死。数十代以来他们都想着吞并中原,再现昔日荣光。而我军守备空虚,更无可用的主将。”穆和迎摊开地图,皱着眉头说来。

“还有一件事。”谢景年道,“先帝在时曾数度希望将穆宜长公主棺椁迎回大越安葬,却屡次被濮真回绝。微臣建议,遣使赴濮真,细谈此事,并修盟好。”

“可。”陆灿点了点头。

“只是人选难定。”

众人都沉默下来,愁眉不展。出使北国草原,首先体力与军事不能太差,不然就是丢大越面子,其次要是个能谈判之人。

“……微臣自请出使。”说话的是陈颂。

陆灿看着他的眸光微凉——傅景恩设计顾德芝的那个中秋夜,陈颂可也没给她这个皇后半分面子。

旁人倒是都没有异议,毕竟陈颂的确可说是文武双全。只是他是昭阳长公主的驸马,是皇亲国戚,身上还有个寿国公的爵位,等闲不敢差遣他罢了。

懿兰给了承启一个眼神。

承启下榻,小小的人走到陈颂跟前,有模有样地朝他行拱手礼:“姑父是大越栋梁,朕往后还要多仰仗您。此去濮真望姑父多加保重。”

他“姑父”二字一出口,便已经让众臣心下微惊了。

傅景恩在时,是极少与陈颂出双入对的。所以温和如先帝、亲近如恭王、潇洒如献王,谁也没喊过陈颂一声“姐夫”。傅景恩在外给足了陈颂皇亲国戚的面子,可真正的皇室中人却甚少拿陈颂当一家人。

小皇帝一声“姑父”,抵得上黄金万两。

陈颂也是微愣,回过神来忙还礼长揖:“皇上言重了。”

“至于边防之事……”傅仪昕慢慢开口。

“出使濮真后,臣愿领兵驻守玉门关。”陈颂再一次开口。

懿兰看着他,想起文若闲曾与她说过九驸马莫鸿的故事。而今的陈颂就像是过去的莫鸿,贵为驸马、爱妻早丧、领兵驻边……

“姑父……”承启也是微惊,这一声“姑父”中,更多了几分真心实意。

懿兰起身,朝陈颂长揖:“哀家替皇上、替大越百姓多谢寿国公。”

“太后言重了。”陈颂忙回了礼。

陆灿见此便发话:“如此,便封寿国公为一品大将军,众卿以为如何?”

众人皆无异议,懿兰便叫来小丰拟旨,众人当场盖了章。

陆灿又拿了懿兰派人送给她的折子给傅仪逊等人看,说:“颐太后拟了追封先帝妃嫔的折子,哀家已经看过,并无异议。”

众臣意思意思看了看,也都没意见。

于是又一道旨意下达礼部与宫内仪礼司——追封先帝妃嫔童氏为丽诚夫人、文氏为璐慧贵妃、罗氏为婉妃、尹氏为英嫔。

傅仪逊又问:“臣听闻颐太后打算在宫里新修楼宇?”

他执掌户部,有此一问也是职份所在。

懿兰听他这一问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