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9章 吃味(1 / 2)

坤宁宫。

祝皇后正打理着景元帝命人搬来的贺礼。

大景太子及冠本就是一大喜事,景元帝膝下的皇子们不算少,可眼奸些的都能看出来,太子沈叙在景元帝心中的地位非一般皇子所能及。

太子沈叙在平雁城的八年间,景元帝对年岁相仿的三皇子,四皇子都不甚关心,比起儿子,更像是臣子,年纪过小的更是根本不愿过问。

朝臣们便以为景元帝天性如此,直到沈叙从平雁城回来,众人才意识到,当今圣上也是平常人,也有慈父之心。

更是将沈叙回京第一日,将大景历代帝王才能执的纯钧剑赐给了沈叙,其心可见。

景元帝的心已经从京都偏到了平雁城,朝臣们朝借此机会向沈叙投诚,贺礼难免多了些。

景元帝看着那堆有用没用的脑袋大,索性直接命人送到了祝皇后宫中。

祝皇后也是一个头两个大,宫宴还需要她去置办,如今却被这堆有的没的堵在了坤宁宫。

“娘娘,太子殿下到了。”

正在吩咐下人记贺礼的祝皇后一愣,“叙儿今日怎么到这儿来了?”

今日沈叙是主角,现在可以在御书房听皇帝规劝,可以在户部试穿华服。到她这里来做什么?

小丫鬟忍不住捂嘴笑道:“娘娘真是急昏了头,难不成娘娘忘了,宋夫人马上就要到了。”而宋家大小姐会跟着钟氏一起。

祝皇后这才回过味来,不由得幽怨道:“我还以为这孩子当真是过来瞧本宫的,原来啊原来。”

“皇后娘娘,太子殿下是极为看中宋大小姐的,宋大小姐又是个妙人,这门亲事,奴婢瞧着当真是好。”小丫鬟跟在祝皇后身边也有这年头了,哪能不知道皇后娘娘想听什么?

她虽在祝皇后身边伺候着,可见到宋珈安的次数屈指可数,她哪里知道宋珈安是何等的人?只是看着自家娘娘满意的紧,又是太子殿下求来的,那宋家也是京都无二的世族,索性说几句好听的,还能在这大喜日子讨来个喜。

果真,祝皇后闻言一双凤眸微动,“还是你会说,去领赏吧。”

小丫鬟闻言喜笑颜开,忙行礼道:“谢皇后娘娘。”

这宋大小姐当真是坤宁宫的福星,谁在皇后娘娘面前说她几句好,便能得到赏赐。

“姨母。”

正说着,沈叙清冽的声音从院中传来。

祝皇后忙回身望去,如今日光正正盛,沈叙衣衫层叠,外玄内朱,匆匆往坤宁宫中走来,似带着一层阳光镀上的金色珠光。

不知是祝皇后心理作用,还是真的有所不同,沈叙的下颔已隐隐有了成人的锋芒来。

祝皇后一怔,转眼间眉眼弯弯,笑着将沈叙唤到身前。

“来叙儿,让姨母瞧瞧。”

祝皇后强压住眼中的涩意,看着眼前少年郎的眉眼逐渐长来,那双像极了自己姐姐的眸子带着桀骜之气,像是蛰伏已久的狼崽已经成了飞驰在雪地的领头狼王。

沈叙的面容比起景元帝,更像已逝的先皇后,可骨子里却没有先皇后的温润,而是沈氏皇族的执拗。

沈叙面带笑意,静静看着祝皇后,眼中似有期待。

可祝皇后不懂他的心事,只是默默打量着,并未开口说些什么。

沈叙抿抿唇,垂眸开口道:“姨母觉得今日叙儿如何?”

祝皇后陷入愣怔,转眼间就明白了眼前少年郎的心思。

“叙儿今日甚是俊美,姨母看着甚是欢喜,想必皎皎那孩子,也是喜欢的。”

沈叙闻言抬眸,冷冽的眸子瞬间融化,变为潺潺流水,“当真?”

祝皇后失笑,“自然。”

她拍拍眼前少年郎的肩膀,眼前少年已然长成,秾丽的长相和长期战场磨砺出的英气糅合,如今已经成功开刃,成了一把锐利的剑。

沈叙自平雁城回来,祝皇后见到他的第一眼,便不由得担心起来,因为沈叙长成了她最不愿看见的模样,一双眸子里无情,冷漠,没有人情味,似乎只是为别人活着,为圣上与祝家的希冀活着。又或是为了报仇或者。

可如今眼前的沈叙,才真的有了堪堪及冠的少年郎的意气,愿意精心装扮,只为讨心上人的欢心。

“叙儿,如今这般,姨母很高兴。”

沈叙敛下眉眼,躬身向祝皇后行礼道:“这些年,辛苦姨母了。”

“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宋夫人与宋大小姐到了,此刻正在宫外候着呢。”丫鬟行礼道。

“让她们进来。”

“是,皇后娘娘。”

祝皇后打量四周,看那堆贺礼越发不顺眼,直接摆摆手道:“不必记了,全都搬下去,别放在这里碍眼。”钟氏年轻时就是有名的一板一眼,然后又嫁给了眼中不容沙子的宋卓,更是挑剔。

前些日子接到祝皇后的传唤到坤宁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