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武侠修真>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267章 蔡确:衣锦还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7章 蔡确:衣锦还乡(2 / 3)

布垂下,先帝御容画像随着被人展开。

蔡确也难掩心中的激动。

当然了,也有例外。

于是,当一切尘埃落定之后,重新回到都堂的蔡确,在上交了山陵使的印信、符节后。

两宫却不太明白了,不给民政之权,给什么权力?

赵煦迎着两宫的疑问,答道:“以蔡相公判泉州,兼任福建观察使,提举泉州市舶司!”

所有人都愣住了。

元祐时代,即将扬帆起航。

“嗯?”

赵煦点点头:“多谢母后提点!”

轝车都大巡检高公绘等上报了先帝灵驾发引和梓宫暂居行宫、掩皇堂期间,官民大臣们的哀思与不舍。

无论文字、格式还是用词,都是优秀。

纯当出去旅游了。

一两年后,这汴京都堂依旧有他的位置!

随着安神礼的结束,先帝虞主牌被人从御驾上恭敬的取下来。

随着他的笔一字一划的在纸上写起来,两宫都带着笑容在旁边看着,向太后更是满怀欣慰和自豪的一边看,一边念起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上柱国、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六百户润国公臣确,可,特授观文殿学士、集禧观使,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

老实说,赵煦是给足了王子京机会的。

蔡确现在能去的,也就是应天府和河中府还有扬州。

泉州市舶司的设立,在历史上是在元祐元年,才终于建立的。

福建人的乡土情节,是不需要多说的。

粱惟简想了想,觉得这个事情提前说出去也无妨,便道:“好叫相公与衙内知道,非但相公的除授圣旨,乃是大家亲笔御书……”

正常情况下,无论赵煦还是两宫,恐怕都搞不清楚真正的实情。

两人的区别只在于,司马光没有实际做事的能力和经验,而王安石具备很强的能力,但他的缺点就是容易轻信别人,同时急于求成。

自然也就不会恋眷不去。

“臣等恭迎神宗英文烈武圣孝皇帝神灵!”

王子京指责陈偁和泉州商贾勾结,狼狈为奸,败坏法度。

赵煦却是想了想,答道:“母后、太母,我有个想法,就是不知道恰不恰当……”

只要圣眷不衰,他蔡持正这次出知也就是休假而已。

包括这货,一直阻扰泉州市舶司建立,只为了给他个人捞钱的事情——这些事情泉州人可记了九百年!

那可是他的家乡!

这是衣锦还乡啊!

注:历史上泉州市舶司是在李常的坚决要求下建立的——对,就是那个在熙宁年间,听说让他去和吕嘉问一起调查市易法就甩手不干,通常被人认为类似东林党一样的不会做实事的儒臣。

接下来,就是太皇太后主持酌祭,而赵煦主持奠献。

没有纯粹的好人,也没有纯粹的坏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政治光谱和立场。

赵煦要不是为了先帝颜面着想,不然早就和两宫说派御史去将王子京、陈偁一起带回来审讯。

这几个月,赵煦光是看王子京和泉州知州陈偁两个人互相告状的奏疏,就看了不下十封。

一般来说,宰相出知,只要不是贬黜,就是那几个地方。

礼部的官员,在两侧恭敬的侍奉着,也引导着。

和赵煦上上辈子不同,这一次的蔡确,没有做联络殿帅逼宫的事情。

赵煦坐在两宫中间,看着手上的辞表。

一直等到旧党大臣们入朝,才重新关注起福建的事情。

注3:历史人物一直有两面性,包括王安石、司马光。

因为他蔡确是泉州人啊!

后来,赵煦将李定打发去了新州,御史台的御史才消停了一会。

西京洛阳、北京大名府、南京应天府、扬州、河中府……

这是安神礼。

泉州市舶司,那可是大有为的机构。

他就开始写辞表。

这也算是司马光执政期间,做的少数的几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蔡相公,真是高风亮节……”赵煦感慨着:“若国家大臣,皆如相公一般,公忠体国,知进知退,何愁天下事不昌盛?”

现在,蔡确明显正值壮年,这个事情确实很犯忌讳。

“王子京的闹剧,是该收场了!”赵煦说道这里,就忍不住带了点怒意。

最终将被抬着的虞主牌,恭敬的送到了集英殿殿东,早就已经设置成奠殿的殿堂。

赵煦却还是要说:“就一年而已,只是让其风风光光,接受家乡父老的拜贺。”

陈偁就说王子京,戕害百姓,倍克乱法,祸国殃民。

宋代考古,泉州是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