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武侠修真>红楼读书郎> 第96章 飞入寻常百姓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6章 飞入寻常百姓家(1 / 3)

听到林妹妹的问题,陈恒回头朝着她笑笑,示意大家先上去再说。

一行五人,拾阶而上,才走进凉亭,又见三人。陈恒只认得妙玉,另两人却是

经过黛玉的介绍,陈恒才知道她们是扬州知府韦大人的家人,韦琦君、韦姝两姑女。

凉亭内外,还有四五名婢女、三名老成持重的嬷嬷,负责看顾此次的聚会。

其中一位嬷嬷,是韦家人特意派来伺候两位小姐的。

像戏文里,那种孤男寡女共处一地的情况。放在讲规矩的大户人家里,是绝对不可能出现。

难得讨了半日清闲的贾氏,半靠在窗边的软榻上。她将目光从手中的书籍上移开,只是微微一抬头,就能将凉亭内的情况一收眼底。

见到女儿的客人都已到齐,她赶忙让身侧的婢女下去传话,可以给孩子们上些甜食、饮品等物。

凉亭地势不高,却能将林府的庭院景色一览无遗。

左侧是从苏州运来的太湖石,形态各异,讲究一个瘦漏皱透,浑然天成。

涓涓流动的池水,藏在它的身下,又被远处的竹林覆盖。让人只能听见悦耳的水声,却找不到池水的踪迹。

听说阳宅上,有藏水之说。陈恒对此没有太多了解,不知是真是假。

在凉亭的右侧,则是围绕在百丛中的小池塘。盛开的荷,沿池面至远。在一片青绿色的水面尽头,一道青瓦白墙横在眼前。白墙上有费诸多巧思,用笔墨画出的巨幅群山图。

山峦叠嶂,有大有小,有远有近,它们倒映在青绿色的池水中。

两景融成一色,真叫观者赞叹不绝。

谁说扬州无山!浪漫的扬州人,这不是把山都画在墙上了吗?!

陈恒想到凉亭上,林伯父亲手题的牌匾:林峰亭。

真是有趣,有趣。

书香门

点点心思又透出一个巧字。

众人稍稍坐定,韦琦君便迫不及待的拿出自己带来的宝贝,共有八个从粤省送来的玻璃杯。

林黛玉组织这场聚会,也是为了让陈恒见一见此物。

广东省广州府的知府沈廷芳,是韦应宏跟林如海的同年。他们那地时常有西洋船只经过,沈廷芳无意中看到这几个杯子,觉得十分好玩,就买下来,托人走驿站送至扬州来,给状元公开开眼界。

韦应宏自己把玩过几日,又把它们送给韦琦君。这才有了,韦琦君带着玻璃杯来找林黛玉玩。

西洋之物,在孩子们眼里毕竟是新鲜东西。

就算游历过真真国的薛宝琴、薛蝌,也觉得此物十分不俗。

陈恒的关注点却不在玻璃杯上。相似的、更高端的东西,他在后世已经看过许多。只朝着妹妹轻问:“广州的东西,还能走驿站寄到扬州来吗?”

林黛玉素来博闻强记,只侧头一想,就回忆起平日跟父亲的闲谈,答道:“有官身的就可以用。”

她见到兄长的眼睛微微一亮,忍不住给陈恒科普起来,“也不能经常用,一般驿站都是接驾文书、赶赴各地的官员、参加科举的考生为主。要是用的多了,朝廷的御史会参的。”

林如海在官场上,走的就是言官的路子。林黛玉耳濡目染之下,对此类事情也算是了解。

陈恒笑着点点头,只是觉得又对大雍朝了解一些。

林黛玉却想起一茬,悄声问道:“兄长,还没回答我刚刚的问题呢。”

此时一桌人,陈恒跟薛蝌坐在一起,宝琴坐在自家兄长左手侧,黛玉坐在陈恒右手侧,林珏又在黛玉的身边。只韦琦君、韦姝、妙玉三人在对面并排坐着。

韦琦君看到陈恒跟黛玉凑在一处说话,立马不依道:“好啊,说好大家一起玩乐,怎么就你们兄妹俩躲起来说悄悄话。”

她的侄女韦姝,亦在旁边点头,替自己的姑姑壮一壮声势。

林黛玉瞧了陈恒一眼,见他微微眨动眼睛,才笑着对俩位手帕交解释道:“是说报铺的事情,前两日你们不也看到,有人特意在报上,出钱登文骂元和先生吗?”

韦琦君、韦姝点了点头,这事她们也是清楚。

景安日报,这个名字一听就知道是谁家办的。黛玉、宝琴,都没想过替自家兄长隐瞒。

“说起来,好像是元和先生用的那些符号?”韦琦君也知道此事,她朝着报铺的两位东家寻问,“陈家哥哥、薛家哥哥,你们可知道元和先生的用意?”

大家谁不喜欢听八卦,一桌子人大半都竖起耳朵。

陈恒跟薛蝌对视一眼,知道此事还是自己出来说更方便些。两人心照不宣打过招呼,陈恒咳咳嗓子道:“那几个符号,我记得元和先生曾管它们叫标点符号……”

林黛玉光听到头一句,已经忍不住拿起手帕遮住自己的嘴角,深怕叫别人看出自己的笑意。

陈恒将此事的原委,简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