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武侠修真>红楼读书郎> 第190章 元春封妃(中秋快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0章 元春封妃(中秋快乐(1 / 4)

才听到陈恒的话,宝琴已经蹙着眉头,嗔怪道:“大哥,莫非是要学那李逵,做一回卸磨杀驴者?”

见宝琴露出不悦的神色,陈恒连连大笑解释,“二弟勿怪,我以为伯父会派个管事来帮你。”

宝琴摇着纸扇,神情又变成微妙的小窃喜,追问着,“看来大哥不是怪我出来抛头露面。”

听出对方微微上翘的捉弄尾音,陈恒赶忙摇着头,坚定道:“哪儿能啊,若无二弟相助,此事怎么可能如此顺利。”说到这,他自己都笑出声,又把话题转到别处,“你店铺的事情,弄得怎么样?”

“我们回来时,就已经差不多。”宝琴合上纸扇,跟在陈恒、赵主事的身后。她如今也是秋浦街的店家,跟过来看看倒是无妨。

那间薛记店铺,薛瑱自然看不上。他本想等女儿回来后,就随便派个管事过来接手。也不说赚不赚,意思个几年,只要别亏太多就成。

实在不行,反正店铺已经买下,回头租给别人,自己坐着收钱,也是个三瓜俩枣的营生。

奈何宝琴说什么也不同意,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回家后就反驳了薛瑱的安排。拿着自己的两千两私房钱,一副你不同意、我也能自己干的架势。

薛瑱无法,在赵主事还了他们家的五千两后,又留了两千两给宝琴。只跟对方说,要是赔光了四千两就回家。

路上,宝琴絮絮叨叨的说着家里的事情。陈恒也不随意发表意见,大多时候都在笑。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薛瑱跟宝琴两人的想法都没错。

甚至最后薛瑱能同意,已经算是现在十分开明的长辈。大姐能出门,是因为帮娘家做事,又有大姐夫支持。宝琴这可是自己出来做生意,性质完全不同。

他们三人已经走进坊内时,陈恒便停了胡思乱想。他拉着赵主事、薛宝琴在四处转了转,针对坊里的各处安排,又提前做出调整。

因有苏杭的事例摆在前面,赵主事如今对陈恒可谓言听计从,十分相信对方的判断。如此将匹练坊逛完一圈,陈恒去了一趟桑林,跟桑农聊了聊明年生丝的大概产值。

等大家再次回到办事处,随行的人已经多了两名老练的绣工,一个姓王、一个姓徐。都是扬州人,早年学的也是扬州技艺。

陈恒将这两个人请来,也是作为一会的技术顾问,方便他直接问询各处要点。

众人在厅内各自找好位置,王、徐师父见陈恒还坐在赵主事的上面,都有些吃惊。她们都没想到这个少年郎,竟然还有这么大的来头。

作为秋浦街的真正主事人,陈恒也没太在意两人的神色。有些事用结果说话就好,威信不是别人给的,全靠自己挣。

至于像之前那样一直躲在后头,当个暗中的掌控者,以后处理起事情不免有些麻烦。陈恒想想也就干脆掀牌,坐在众人的前头。

“染坊、织坊的人太多了,我们现在用不到。”陈恒一句话还未说完,两个老师傅的心情已经提起来,“这两天查一下,选出技艺合适的人,新设一个裁衣坊,就放在绣房的后面。”

见少年郎不是裁人,两位老师傅放心些,再见到一旁的赵主事拿起笔开始记录,更加疑虑陈恒的来头。

陈恒也是没办法,如今秋浦街的生丝,都要优先运往苏杭,前两者确实没有必要保留太多。

陪坐的宝琴,在旁一听,将陈恒的想法跟自己的一对照,就问道:“大哥,是想做成衣?”

“是啊。”陈恒点头,如今买来的布匹,都是次品、半成品。秋浦街的精力,自然是要在改进和设计上。

姓徐的师傅出声问道:“小郎君,那我们以后都不做织布、染布了?”她虽是绣工,可也知道纺织的上游是自己织布、自己染。如果秋浦街这样丢掉,实在太过可惜。

这是工坊里的老师傅,陈恒也很尊重对方的想法,当即出声解释道:“徐大娘放心,我不会做杀鸡取卵的事情。只是现在秋浦街急需生意起色,等以后手头宽裕了,肯定是要把钱投进去,直到拥有只属于我们扬州的布匹来。”

听到这话,两位师傅才稍稍放心些。正赶上她们发问,陈恒见气氛和悦,也朝对方道:“两位大娘,今日请你们来,也有个事情要问你们。如今我们坊里,急缺绣工好的人。一是想要问问你们,有没有推荐的人选。二来也是想请你们开个班,以后再额外教些徒弟。”

“啊?!”两位老师傅闻言,神色一难。她们这一身本事,当年都是钱拜师学来的。以后准备拿来当家传手艺,传给子孙安身立命的。

她们如今在绣坊中,所做的只是简单的技法。大绣的技艺上,还是两人的不传之秘。坊里的女工,有不少人曾私下求学,都被她们严词拒绝。

“此事不急,两位大娘可以慢慢想。”陈恒不是强人所难之人,也知道时下的门户之见,只开口利诱道,“如果两位肯答应,我可以直接取二百两银子,给两位做奖励。你们的月钱,也由一个月三两,涨到五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