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武侠修真>红楼读书郎> 第223章 诗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3章 诗画(1 / 5)

在家中吃过午饭,陈恒就迫不及待的收拾好东西,坐在门口的马车上。今日真是个游玩的好天气,阳光正暖,有风,却不冷。

信达坐在驾车的位置上,陪着车内的哥哥聊过几句,就看到黛玉领着林珏跟紫鹃、雪雁出来。

“信达哥。”

“小姐、少爷,快上车吧。”

几人打过一声招呼,黛玉看了看前后两辆马车,突然胆从心头起,直接抢在弟弟前面,踩着马凳一溜烟上去,掀起垂落的帘子,面色微红的坐在陈恒的对面。

“兄长。”

她唤了一声,又借着余光悄悄打量着对方。今日的陈恒,穿扮甚是随意。一件宽袖文士袍外,头上只戴了白玉冠。少了遮掩大气的巾冠,兄长身上的沉稳略去几分,更多了些恣意的少年气。

“妹妹。”陈恒笑了笑,他的目光却莽撞的很。黛玉坐下后,就直接把对方上下猛瞧。紫衣白袖的襦裙,向来是黛玉的最爱。淡雅的穿扮,配上少女明亮的双眸、灵动的气质,更叫人挪不开视线。

“看什么看。”黛玉嘀咕一句,抬起手捋了捋自己的刘海。谁成想,她的话却叫陈恒听到,当即道到。

“自然是看好看的人。”

陈恒的草书略逊楷书,可此时此地,肆意奔放的草书,在斑驳的墙壁上游走,却更为合适应景。

为了让大家游玩个尽心,信达将马车停在买卖街的不远处。此地离香山寺还有段山路,可已经非常热闹。

表哥真是呱噪,黛玉微皱眉头。还是宝琴瞧出宝钗脸上的淡色,只看了看黛玉,安抚着林姐姐的情绪。两人并肩走到壁画前,却一起凝注神色。面面相觑之下,都觉得有些不对劲。

他们午后才来,买卖街上多的是携家出门赏秋的游人。作为以后三山五园之一的香山,地势虽不高,但只要一入秋,满山红叶实在是京师不可不去的胜地。

宝玉都顾不上宝琴为何跟黛玉站的如此近,还是手拉着手的模样,只顾着感叹道:“香山景色可谓一绝。偏这风景,到了宝姐姐的堂弟面前,都只算做等闲了。”

薛蝌当年那句:“再过个十年,你们大可去天下看看,到底有何人能比我妹妹更美”,可谓是一语成谶。

“不晚,不晚。”薛蝌伸手,在空荡荡的下巴处,做出虚假的抚须姿态,笑道,“要是来得早,怕是见不到持行的无赖模样。”

这说的是什么荒唐话,黛玉红了脸,知道是陈恒在拿她打趣,偏偏又不好做个入瓮的鳖,索性跺跺脚,就朝着下一个山神庙过去。

沿着和尚足尖的方向,陈恒在前后依次写道:“昨日黄土送白骨,今宵红烛暖帐炉。金满箱,银满箱。如何两鬓又成霜,反认他乡当故乡。”(注1)

黛玉跟宝琴却欣喜的上前来,好啊,半道抛下我们的俩人,自己到跑这来逍遥快活了。

才到了门口,就见到四道人影,并肩背对自己。宝玉瞄了又瞄,才情不自禁道:“表妹……”

四人闻身而动,才转到一半,就看到门洞的阴影处,站着不知何时到的宝玉。

“金银做水,不可得,不可追。”宝玉摇头晃脑着,他极爱这份超凡脱俗的出尘意境。

陈恒喊僧人搬来一张凳子,自己迈步而上。站在薛蝌的头顶,一个人画草世界,一个人从上往下开始提笔。

大房、二房俱是舍了祖宅、祖业,金陵四大家还未等李贽动手,已经去了一支。宝钗不知道形势逼人的道理,只感叹两家渐行渐远的处境。

宝琴遮扇轻笑,玩味道:“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不同。”

“这位是?”宝玉问道,他是

陈恒只顾着笑,好奇道:“我都给你看了,妹妹也让我看看嘛。”

这是正常的,陈恒不会在意。他又问了问扬州准备的贺礼,这就有的说道了。薛蝌极为兴奋道:“八月伱的书信到了扬州,秋浦街上的女工就照着你的意思,在织锦布上绣了一副千里江山图。”

陪着黛玉在各家店铺逛了又逛,又从财神庙里替彼此求了一道签。陈恒有些得意,他得了一支上吉,就把头凑到黛玉身边,想要看看对方得了什么。谁知这丫头,一双手捂的严实的很。似乎深怕兄长偷看,见陈恒探身过来,还用手肘推了对方一下。

黛玉发出感叹声,又指向远处艳阳下的碧波,对着陈恒笑问:“兄长,你看着它们,想到了什么?”

“兄长准备题什么诗。”

永安禅寺是前明所设的名字,香山寺是唐朝的名字。到了大雍,就沿用香山寺的叫法。对于这个牌楼,倒没有另作修缮,仍保留着明朝时的模样。陈恒领着黛玉过了牌楼,就见两侧的山路上,有店铺三十余楹。较为出名的有“万兴号、馨远斋、庆春楼”等等。

一车人都期待着出去玩,岂能让他如意。连紫鹃、雪雁在内,都劝着少爷坐好。信达再三确认,见众人都已坐稳,才挥起长鞭朝前走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