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武侠修真>红楼读书郎> 第227章 海上的敌人和朋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7章 海上的敌人和朋友(1 / 4)

从六科的衙门抵达临敬殿,中间少不了经过奉天广场。自明成祖迁都京师以来,雄伟壮阔的宫城建立至今已有两百多年。作为整个历史长河中都能排进前列的巨构,奉天殿屹立在旷阔的宫城内。足以称得上镇天下之中,观四方之清宁。

前人的审美自不必多说,从奉天殿前走过时,只需偷瞄上一眼,都会被它的宏壮巨丽所震撼。正午的金光倾泻而下,殿上雕阑玉柱,壁璨珠联。殿前虹飞霞拥、金水溶溶。无一不美,无一不奇。

置身其中,既能感受到古老国度的底蕴,亦能发现国人一脉相承的审美。有些东西,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与生俱来的财富。陈恒贪恋的看了一眼奉天殿,又紧跟在内宦的身后,与付清源一道走进临敬殿内。

殿内有许多人,多是礼、兵、户等部的官员。除了三部的长官之外,另有顾载庸、王子腾等人在此落座。

陈恒跟付清源进来时,姚自然刚好看到他们俩,便朝其眨眼点头。陈、付两人上前行过礼,就规矩的站在旁处,继续听着大佬们开会。

听着他们的一言一语,新到的两人才逐渐弄清楚事情的始末。原来不列颠人通过鸿胪寺的官员传信,想跟大雍达成更紧密的商贸往来。

这事乍听之下只是寻常,往年各国的商队也没少前往苏杭广等地采买。携资踊跃来此的外商,亦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这次,不列颠人却突然提出要求,想要扬州未来的专属采买权。他们倒真好意思说,竟想分文不,只靠着给上国吹吹彩虹屁,就妄图达成六四开的合作模式。

陈恒听的深觉匪夷所思,更是怒火中烧。只因朝廷的上官,都觉得此事大有可为。一来秋浦街的外贸,尚没有铺开、不见什么起色。这次让不列颠人出面代劳,既省了人力成本,自己又不用承担海运的风险。让后者代替自己出面,跟其他番商交流,更有坐享其成之妙。

二来,两国相交已久,此次蛮夷之使措辞恳切。并保证哪怕货船倾覆海上,也会自掏腰包赔偿大雍的损失,态度可谓诚意十足。加之不列颠人这些年,都少不了上贡朝贺。顾及两国体面,以顾载庸为首的大员,都有同意的倾向。

陈恒听着他们一口一个‘上国体面’‘两国深交已久’‘蛮夷之地心向天朝’等词,就觉得头大无语。

可他知道光生闷气,也于事无补。在这个时候直接出言反对,更是会坏了自己往后插手的借口。只得按捺住性子,在心中偷偷记住大人们的一言一语,顺便思考自己的应对之策。

李贽能特意喊自己来,就少不了私下奏对的时候。关键是要怎么说服陛下,陛下心中又是怎么想。国家大事,毕竟系在李贽一念之间。陈恒如同个沉稳的猎人,寂静的蛰伏在殿内。

大臣们大约谈了半个时辰,逐渐有达成同意的迹象。李贽的心态,说来却最是好笑。他其实并不在意不列颠人的想法、用意,反而更在乎跟大臣们的表现。

兴许是自己得位不正的逆反心思作祟,李贽看到文官们达成一致时,总少不了用些帝王心术,无时无刻不想着彰显一下自己才是皇帝的事实。

会有这种想法,说来说去都是日积月累给憋得。李贽有意压下此事,从长计议。诸位文官们自然不会反对,其中又只有少数人猜中李贽的想法,知道陛下最不愿看到文官之间达成默契。

心病还需心药医,皇帝脱去一身龙袍,也不过是吃五谷杂粮的普通人。猜中李贽想法的人,不愿为不列颠人的事情浪费心思,左右又影响不到自己升官发财。

等到大家统一起身告退时,陈恒默默的落在队伍后头,迫切的希望引起李贽的注意。可临到跨出殿门之际,都未见李贽出声留人。又在殿外走出十数步,跟众同僚分散开后,陈恒才被内宦追上,重新给喊回殿内。

“陛下。”

再次进殿,陈恒跟付清源行过礼,才起身就见到李贽的倦色。后者挥挥手,示意两个臣子不必多礼,开门见山道:“陈卿,扬州之事你与林卿多有涉及。对此事,你怎么看?”

六科比起翰林院的好处,就在此处。相比起躬身文事的翰林,六科在实事上明显具有更多的发言权。

陈恒闻言,立马俯身一拜,道:“请陛下恕臣失礼之罪。”

李贽一听这话,就知道自己这个臣子,有不同的想法。当即高兴道:“准。”

“微臣诚请陛下,不知陛下想要的是什么?”设问句永远是最好的攻心之句,也最能带动别人的思想。陈恒说完一话,就屏着呼吸低头,立马做出失礼后的俯首歉意。

李贽微微皱眉,陈恒这小子说的话,有失官员体统。可看着少年的恭敬之色,心思也未多想。只出声道:“你继续说。”

陈恒图穷匕见道:“微臣在民间时,常听闻货比三家的道理。明后日红毛番、佛朗机的使团就会进宫朝贺。陛下不妨让鸿胪寺的官员,将此事透露给他们。且看一看他们的反应,陛下自会一目了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