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武侠修真>红楼读书郎> 第280章 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0章 喜(1 / 3)

三月的江南,数不尽的雨日。越是南行,这个情况就越严重。过了苏州府,雨水顺着江风拍打在前路上。这样的日子,不论出行、归途都是件麻烦事。

从谷阳门进了松江城,柳湘莲才在县衙门口停下车。赶上来的差役,各自打伞将老爷、夫人引进家中。

好不容易回到自家,归客们的精神纷纷一振,神色不自觉放松许多。陈恒跟黛玉分别后,就被留守的信达和萧平拽走。甄府的事情,传播的很快。陈恒才在堂上坐好,萧平就直接打听起甄府的详情。

“大人,甄大人——他真死了?”萧平的脸上,还带着几分不可思议。大概没料到,一位朝廷命官死的这般简单和潦草。

“嗯。”陈恒点点头,对甄子静之死,他并没有过多欢喜和难过。诚然此人该死,可死的方法也着实惨烈。一介七品县令,如臭虫般被人碾过去。对他们这些朝廷官员来说,冲击不可谓不大。

萧平很是唏嘘,思索半天茅大庆的行为,只默默念叨着‘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话。跟他的反应相反,信达脸上就只有庆幸。他突然觉得柳湘莲长得比往日还要帅气一些,更觉得有此人跟着二哥,实在是好得不能再好。

“你一直看我作甚。”柳湘莲嘟囔一句,有些受不了信达的热情目光。后者扬眉轻笑,主动泡了一杯茶,递到对方手中。“柳二哥一路辛苦,先喝杯茶热热身子。”

这般亲近的话语,真叫柳湘莲有些不适。他端着茶盏,别扭在原地。不知该做什么反应,来应付信达的好意。

陈恒懒得理会他们的胡闹,只看向萧平问道:“这几日县衙里都还好吧。”

“一切都好。周捕头抓了些地痞小偷。大人安排的春耕农具,县衙里都已经无偿租借给百姓。只是原定的五百头耕牛,乡里求借者众多。州府内一时也买不到更多……”

萧平一点点汇报着近日的公务,陈恒不住点头的同时,亦是出声吩咐道:“春耕是首要之事,耕牛优先照顾参加徭役的丁户。”

男人们出去帮松江府修建港口,总不好让老弱妇孺靠一己之力插秧耕地。陈恒想了想,拍板道:“州府内买不到,就去姑苏、余杭看看。价格贵些也无妨,走我们自己县里的帐。此事交给……潘又安来办。”

这两地都是大雍有数的上州上府,境内百姓众多,地域辽阔。比松江府有过之而无不及,论起物产资源,自然会更多。

“好。”萧平在心中记下此事,松江府每年要交上去的税赋有一百三十万石。这么一大笔钱,七县一厅各领数额。其中华亭作为长县,独自就要承担四十万石。

这还是基础,如果其他县的额度不够。居中调控的松江州府还会让华亭县在承担些缺额,没办法,这个家就指靠华亭县撑着。

“再下方公文,告诫各乡乡长、里正,切勿出现改稻为桑的情况。”陈恒思量着细处,他知道境内有不少老百姓,盯着港口海运的暴利,想通过利润更高的桑丝来获利。

这本是民间自发的经济行为,作为官府,只要百姓足额交税即可,完全不必干涉过多。可陈恒转了一圈金陵,总觉得天下要有动荡。去年冬季县衙粮仓发出去不少粮食,不把它重新填满,陈恒总觉得内心难安。

“咱们不能让百姓吃亏,只限本地种出的粮食,我们可以比市价高三层采购。”陈恒知道谷贱伤民的道理,知道不给予足够的利润,是逼着百姓铤而走险。

“是,大人。”这就是萧平愿意配合陈恒的原因,这位大人不是空有抱负,不知百姓疾苦的知县。

处理完萧主簿手头的事情,信达亦是马上跟进。他手头拿着的,是对这个月抓到的地痞处置。陈恒过目一番,直接点头同意。这些小偷小摸的事情,自然不必知县亲自审理。

只需交给信任之人,自己把守着最后一关即可。对于信达,陈恒是十成的信任。

“大人,这是从城内各地当铺、钱庄搜来的借据。左边的是些陈年烂账,多数是不愿还钱的人家。右边的是去年新账,基本是本地过不下去的百姓跑去借钱留下的欠条。”

“你让燕小二私下走访右侧人家,若是情况实在困难。”陈恒转头看向萧平,“我们手头无主的耕地,还有多少?”

“大人,年前年后发过两次。现在还剩下一百五十三亩。”萧平对于数据的敏锐,让陈恒很是欢喜,当即道,“让家中苦难的百姓,替我们暂耕此地。所得粮草,我们三百姓七。先想办法让他们还上帐,度过难关。”

萧平闻言,马上追问道:“大人,那百姓种久了地,之后不愿意归还可怎么办?”

种地不单单是插秧一事,还有养地、护地的漫长工序。若只是租借,百姓必然存有私心,不愿精心种植。

陈恒稍作思索,亦是回道:“设奖惩,若是年年收成好。五年后,直接赏给百姓。此事,你拟个契约文书。跟百姓说不要慌,这事我认。哪怕我走了,后来的县令也得认。”

“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