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女生耽美>重生:我的80年代> 第469章 1982年的一场约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9章 1982年的一场约会(1 / 2)

这次去特区,李建昆打算“开车”过去,主要是钱的问题,三百万现金目标太大。

这些钱撂在京城,只能吃灰;钱在手边,才能钱生钱。

南洋银行还是值得信赖的,首先老板人品坚挺,再一个李建昆知道,它在后世2020年代仍然发展良好。

他已经电话联系林新甲,让他以华电公司的名义,在南洋银行开个户头。

长途跋涉,携带三百万现金,不是件小事,还得妥善安排一番。

金彪和陈亚军会与他同行,俩人正在着手准备。趁着时间,李建昆得照顾下沈姑娘的感受,按照他的计划,今年大部分时间会待在那边。

午后,北大小南门。

李建昆仍是一身仿军大衣加狗皮帽的造型,蹲在马路牙子旁抽烟,刚从老家过来,京城的天气属实遭不住。

上午有课、处理完今天所有琐事的沈红衣,跨门而出,左右打量,发现目标。

李建昆一边跑路,一边喊道:“诶,你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不为我着想,也得为咱们的娃想想吧。”

李建昆从兜里摸出两张手撕小单据,正是电影票,留空格的地方,写着观影信息:

记得前世,以一毛的票价,在内地的票房收入竟达到1.6亿!这是啥概念,不老少人都不止看一遍。

不知从何时起,对于爱情还很懵懂的沈姑娘,学会了在他面前展现美丽。

女为悦己者容。

沈红衣突然发飙,挣开他的手,追着他的后背,用小粉拳一顿猛敲,“是你个头!”

这是一个很惊喜的发现。

没错,春节期间,《少林寺》率先在港城上映,差不多十天后,在大陆上映。

音乐是有记忆性的,它能牵连起当初的某些景象。

一点都不好玩,吓不到他。

两人慢悠悠逛到海淀小镇上,唯一的一家电影院。

李建昆低头打量着,沈姑娘白皙的小脸,看起来确实肉嘟一些,更添几分可爱。这得益于生活条件的变好,以及他总是埋怨沈姑娘太瘦。比较可惜的是,小胸脯似乎并没有太大变化。

沈红衣小脸红得发烫,撵着他打,臭流氓!

电影院旁边,有供销社的小门市部,李建昆买了些瓜子、汽水后,领着沈姑娘进入电影院。

而真正的观影人数,还远不止如此,因为这年头流行电影下乡。农村没有电影院,有个职业叫放映员,在乡下广受欢迎,放映员们推着自行车,带着播放设备,去各公社播放,公社给个总费,少得可怜。带来到的观众却是全公社,几乎没人会缺席,拎着小马扎,热络前往,那一晚好似过节般。

她见过!

学长只说带她来看电影,提前并没有说看什么电影。

李建昆侧头问:“吃不?”

由于逛过《少林寺》剧组,真切见过参演演员,有种别样感觉,沈红衣看得很入迷,每每脑子里的记忆跟荧幕上的某张脸,对上号后,总会乐得无声大笑,伸手拍拍李建昆,只有他懂自己在乐呵啥。

一边走,李建昆想起什么,他昨天去过一趟友谊商店,给小平安物色奶粉,留意到也有成人奶粉卖,遂说道:“我给你买些奶粉喝吧,补充补充营养。”

《少林寺》这部电影,李建昆至少看过五遍,情节都能背下。

门口张贴着几幅纯手绘的电影海报。沈姑娘怔怔望着其中一幅,惊讶道:“诶?这人……”

沈姑娘忽然侧头看向他,因为她的手被他牵住。感受到那柔夷小手上传来的温度,李建昆凌乱的思维仿佛一下跳跃时空,回归到当下。

当然,内地票房跟李建昆没关系,他和黄茵竹投的四十万港币,只有境外票房分成。

她一直觉得那里大,是一件很羞涩的事,她宁愿小。

2月19日,下午1点30分,场次。

李建昆上下瞅瞅,眼前一亮。沈姑娘还是一身朴素的小蓝袄,配同色厚裤子的打扮,脚踩一双灯芯绒鞋,不过她柔顺的齐脸发顶端,多出一只红色发箍。

“吃了吗?”李建昆起身问。

两人一路打打闹闹,穿过狭窄的、没什么人的军机处胡同,来到人流如织的老虎洞大街后,沈姑娘立马回归淑女。

沈红衣:“……”

李建昆淡定回过头。

沈姑娘的成长经历,有些方面不用讲,李建昆都能想象出来。家庭贫困,全靠沈爸修鞋修伞挣点钱,饶是家里真有点好吃的,作为长姐的她,比弟弟大好几岁,肯定要照顾小的。

就好像燕园里对她的评价,总离不开“恬静”、“空谷幽兰”这类字眼。

沈红衣点点头,笑嘻嘻道:“学一的溜肉段哦!”

虽说只是很简单的装扮,却让她整个人鲜亮不少。里头明显藏着姑娘的小心思——今天是约会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