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情怀书院>女生耽美>重生:我的80年代> 第652章 重要日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2章 重要日子(1 / 3)

宝通产业园,华电ic设计中心。

临近中午,一场会议刚刚落幕,既是产品研讨会,也是欢送会。

倪光蓝的汉显研究成果完美嵌入到bb机的芯片之中,他已经完成他的任务和使命,准备这两天返回大陆。

会议结束后其他人相继离开,简洁时尚的以白色为主题的会议室里,只剩下李建昆和倪光蓝。

“我听陈春仙说,中关村科技大楼那边在研发三代光刻机?你们也有份吧?”

这不是什么很难联想的事,光刻机是一个异常复杂而精密的项目,需要海量资金投入,“华夏硅谷”是一家民营企业,饶是有自己的来钱渠道,只怕仍然捉襟见肘,背后大概率有个金主。

只不过,倪光蓝现在并未意识到金主只是眼前的年轻人,所以用了“你们”。

“是。”李建昆也不否认,含笑问,“教授有兴趣吗?”

“说实话,还真有,我一直认为我国想要在科技上有所作为,必须发展自主的芯片事业,而光刻机是基础。”

李建昆大喜,两只手掌轻拍一下握在一起,缓缓揉搓着说:“我们热烈欢迎。”

倪光蓝笑着谢过后,摇摇头说:“不过我是个头脑简单的人,向来干不好一心二用的事,科院那边我有项目要负责,暂时的话……不好意思。”

李建昆想起他明年会加入联想,当然1984年的联想还是一家正儿八经的科院下属企业,又想起后面发生在他身上的狗屁倒灶的事,趁机铺好一条“迎宾大道”说:

“无论何时,只要您愿意来,和我们一道发展芯片事业,我们永远欢迎。”

倪光蓝会心一笑道:“谢谢。将来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慎重考虑。”

下午,李建昆亲自陪同,带这位又去了趟鸭寮街。干完这单活儿,这位手头倒是不缺外汇,精挑细选了一堆电子器材和元器件,视若珍宝。

翌日李建昆在启德机场将他送上回大陆的航班。

暑期进入最炎热的天气,转眼间,8月1号悄然而至。

华强太古银行。

比起前一阵儿施怀雅家族执掌这里时的门可罗雀,现在简直可以用人声鼎沸的形容,银行大厅里办理业务的队伍,从早上开门营业便没断过。

而且今天人流格外多。

银行专门开辟出一个窗口,贴上告示,用作“东方快车”理财产品的兑付。

不过虽然这款理财产品的年利率高达6%,但过来“取钱”的客户们脸上并没有太多笑容,包括周围办理一般存储业务的客人也一样。

港元跌成粑粑了。

中英谈判的不顺利,在国际上已不算新闻,到如今陷入僵局快一年,各种传闻和猜测甚嚣尘上,有钱人在纷纷抛售港元资产,一些银行和外国公司也在陆续将资产撤离港城,而港英政府却迟迟没有拿出有效措施加以管控,这使得港元贬值变得失控,引爆了自1863年港城本土货币史开端以来最严重的港元信心危机。

从1982年9月到现在,港元汇率极速走跌。

港元兑美元的贬幅接近三分之一。

今日的汇率行情是9.24:1,这是什么概念?

汇率危机引发的恐慌情绪,在港城各个领域蔓延,前一阵儿市民们纷纷将港币存款转为外币存款,还争相将美元存款提现为美钞,这迫使大多数银行停止兑换美钞。

甚至连有些商品现在都开始以美元标价,拒收港币。

市面上几度出现商品抢购潮,市民们纷纷涌入商超扫货,然而对于有一定存款的人来说,短时间的消费又能消费几个钱?想买大宗商品吧,譬如房子,又未必买得起。

看见钱在手上越来越不值钱,真的是糟心透顶了。

银行大厅里,不少刚从“东方快车”兑现窗口取完钱的客户,扭头便跑到旁边的业务窗口或找到银行业务员,打听有没有其他的理财产品,不敢指望利息能跑赢汇率贬值,只希望能少亏点。

李建昆今天在银行,下午储蓄部的经理过来汇报说:“东方快车”理财产品今日兑付约五亿港币,又存回来4.6亿。

你说这事儿……

有家银行在手,只要经营良好,钱用都用不出去。

咱以后也是不缺融资渠道和现金池的人了。

不过华强太古银行现在的摊子还太小,李建昆打算多开几家分行,另外,看有没有可能进驻内地、特区……毕竟同城的南洋银行不就去了?

这事儿得找袁总唠。

隔日,中环,华强太古大厦。

晌午时分,位于六楼的行政大会议室里,围着巨大的椭圆形红木会议桌旁座无缺席,与会者有二十几人。包玉钢、李佳成、董浩芸和袁耕,悉数到场。

这是华强太古公司成立之后,最正式的一场高层会议。

会议任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