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账本(1 / 3)

先简述一下姜家背景。

姜家老太公那辈一脉单传下来,到老太爷姜父这里,拢共三房:

大房姜成忠原配颍川钟氏病逝后,继娶黎氏,即黎云缨。

有三子一女,其中长子长女已成家,皆有儿女。

二房姜成瑶招上门女婿,自成一房后育有十一女。

目前剩四女待字闺中。

庶三房姜成孝,娶的是嫡母张氏的侄女,但无所出,倒是与妾室生有三子一女,均养在小张氏名下,除幼女未嫁,其三子皆有了家室。

除上述这些嫡系子孙,姜府里别院偏门里还有些已出五服的,因随了姜姓,老老太爷念着自己没有兄弟,恐子嗣越来越单薄,就都认作了族亲,一切用度还从公中走。

靠着老老太爷的供养,渐渐的,这些旁系还有两支出头的来。

论辈分,有个成字辈的,做了武将,从金吾卫在巡防营;还有个含字辈的已经中了秀才。

其余的子嗣,多数成天混着日子,稍稍有点长进的都巴结着老太太姜张氏,协助处理族中庶务。

黎云缨没嫁过来之前,由婆母张氏管家。

且她又扛起了为姜家开枝散叶的大旗,在府里的话语权仅次于老老太爷。

一生可谓是非常得意。

但也有两根刺埋在姜张氏的心头。

一根是亲儿子的头婚做主的是婆婆、孩子祖母;

等先媳妇没了准备接第二个的时候,公爹又做主定了一个,而且这次还直接夺了她的管家权,此乃第二根。

姜张氏自认为她这个做婆婆的不好过,那她儿媳妇也别想好过。

打着各种由头给儿子房里塞人,几乎没停过。

姜首辅碍于夫人的颜面,又有清流的做派,拒绝了红袖添香。

连个通房都没有,也算守男德。

姜张氏眼瞅着府里内院她已插不上手,很多事逐渐就由不得她。

恰好这次表侄女前来投奔,又与儿子是有前缘的,遂认定是个好苗子,暗地里两厢一撮合,没想到成了。

哎,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红颜薄命,大儿惨死。姜张氏一下至少老了十岁,成了真正的姜老太婆。

礼部的人一进城就快马加鞭去姜府通传,令人早做准备。

等灵车到门口时,姜府阖府上下已经挂上了白绸,孝子服先去街上买了两套应急。

姜含光、姜含珏兄弟二人接来他们已嫁做人妇的大姐姜芝影,还有大姐夫张玉熏,一起跪在门前放声痛哭。

连磕了三个响头后,将他们老爹请进了灵堂,再次上香叩首祭拜。

府上大夫人姜黎氏得知丈夫的死讯后,悲痛欲绝昏死过去。

请了三波大夫都摇摇头,无济于事,一再细问就说是伤心过度所致,开了些滋补的良方,且劝慰多多保重。

子侄们前来劝慰,请母亲(婶子)务必保重身体。

屋里传来的只是细细的抽泣声。

锦翠看着眼前的锅子,一边菌汤,一边辣子。

再看看明明不怎么能吃辣,偏要涮红锅的那位被呛得眼泪流。

眼下正在房里好好将养、闭门谢客的黎云缨:

斯哈斯哈……

“锦翠你赶紧坐下吃,别瞎忙活了。”

汤锅嘛,一起吃才有乐子。

黎云缨招呼完后吸溜一口麻辣小羊肉,又辣又爽,然后扔了把绿叶菜到菌菇汤里。

那些年给姜府省吃俭用的日子,是一刻都过不下去了。

锦翠:……

“夫人你不过去看看?”

“一个死翘翘的糟老头子有什么可看的?”

黎云缨没忍住,一个白眼。

锦翠与姜含光一样,算是知情者,坐下打了一碗汤,一边道:

“真不去做做样子?”

黎云缨摆摆手,“最烦这种沽名钓誉之事。”

顺手将锅里烫好的肉,分到锦翠盘子里。

美食的力量能治愈一切。

一顿不行,那就再来一顿。

主仆二人,开始认真干饭。

还好,眼下府里众人都忙着丧仪,暂时还没人顾得上这边。

人情往来参与祭奠的,听闻她不好,想进院劝上一劝,皆被正院两个好小子打发了。

除了一两位与黎云缨私交甚好的夫人,进院后就被拉着一起喝起了酒,对方只当她是死了丈夫心情烦闷,陪着不醉不归。

直到定下了入土下葬的日子,两日后,二月初十。

是夜,姜老太爷相传。

黎云缨梳洗打扮一番,鬓间不及珠钗只簪了一朵白绢花,唇上无釉更显苍白面色,收拾妥当后,她带着一行人来到东边院子,丹碧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